笔趣作文班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文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5.12W 次

篇一: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精选7篇)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刚才我们互相认识了,现在来认识一个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叫西门豹。(出示图片)他姓什么?对,他姓西门,名豹。[边说边板书:西门豹]

师:西门是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生:(诸葛、上官、司马、欧阳……)

师:西门豹距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直到今天他的故事还广为传诵。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故事?想不想了解这个人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近距离接触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

(1)两字词语。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2)两个字的会读了,再来看这两个四字词语会读吗?

①(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把理解读出来吗?

②那这两个词会读吗?(出示: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你想到了什么?谁能将理解带进去读?

③一起读这四个词。

2、你能用“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分别说一句话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师:词读得很好,再来看课文读得怎样?请三位同学接读课文。

1—9自然段。10—15自然段。16自然段。

读的同学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猜一猜为什么这样读?

师: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四、学习重点部分。

(一)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0—15自然段,你能感受到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这个办法如何?

师:从哪看出来的?还有哪些描写西门豹语言的句子,请同学们画出来。(出示句子)

(二)具体分析。

1、师:我们就先来看这一处,自读。(出示11自然段中的“不行……”)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引导:

①找这个借口的目的是什么?(1、救下姑娘2、惩治巫婆)

结:真是安排周密啊!(板书:善于调查研究)

师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还读出了西门豹的言外之意呢。

②那这个借口应该怎样读?

③师:我也想读读。

你听出什么来了?(重读“麻烦”)

师:为什么这样说?

(是真客气?他想干什么?)

师总结:一个麻烦,读出了西门豹腾腾杀机暗藏其中;一个麻烦,读出了他让巫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个麻烦,读出了西门豹表面客气,实则智慧,这就叫不动声色!(板书:有智慧,讲战略)

④师:自己再体会着读读西门豹的话。

2、师: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出示12自然段中的语言)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句话。(出示两个句子)

师:有什么不同?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

——不是询问,是命令的口气。

师:谁想再读?(读得好的,留下当西门豹)

3.最后该轮到惩治谁了?(官绅)

(出示13、14自然段)自己读读,体会,看你有什么问题向西门大人请教吗?

重点:①为何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和对待官绅态度不一样呢?

师小结:严惩主谋,从犯从轻,区别对待,讲究策略。(板书: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②西门大人,你的目的达到了吗?(读出官绅害怕的句子。)

师小结:西门豹就是这样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了官绅。(板书:为民办实事)

4.渲染气氛,分角色朗读。

师:让我们合作,再现一下那天的精彩场面,好吗?(出示10—14自然段)

(师读黑色字,生读红色字。)

师:看到这儿,老百姓都明白了吧?明白什么了?

(出示: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就是站在岸上的官绅、书生、老大爷、小孩……其中的一个,你会说些什么?)

师:大家说法不同,实际都在赞扬西门豹办法的巧妙。你觉得这个办法可以叫什么?(出示填空:西门豹用()的办法,既()又()还()。

5.填空

师小结:西门豹用将计就计的巧妙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又教育了官绅,还帮老百姓明白了真相,彻底破除了迷信。这也为他后来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打下了基础。表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五、布置作业

类似这样的历史人物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阅读。

篇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板书:教育百姓)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6、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五、作业布置

1: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

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篇三: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麻烦、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了解本文在谋篇布局上主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味人物的言行,了解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事的好官。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西门豹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难点

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教学准备:课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已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知道西门豹为了完成治理邺任务,做了哪些事?(查因——惩恶——治水)。

2、我们还学习了第一部分“查因”(1-9自然段),(板书:调查原因)。西门豹通过调查,了解到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一下。

3、指名学生回答。

过渡: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我也去送送新娘。”)出示课件

二、研读“惩治恶人”部分。

导入:西门豹真的要去送新娘吗?他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呢?这节课,我们去一探究竟。

1、课件展示阅读提示“我学习,我快乐”: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部分(10—11自然段),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西门豹语言的语句,想想西门豹是如何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他破除迷信的妙处在哪里?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西门豹语言的句子,

3、课件出示西门豹语言的句子,一起读读,然后完成表格练习。

4、指名汇报,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抓住关键词,品析词句。

A、“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相机理解“麻烦”的意思。

巧妙之一:将计就计。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

B、“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巧妙之二:杀鸡儆猴。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

C、“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好吧,再等一会儿。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相机理解“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的意思。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

D、“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巧妙之四: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

5、指导感情朗读,品味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6、表格小结: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真巧妙啊!他将计就计、杀鸡儆猴、假戏真做,不仅惩治了恶人,破除了迷信,还教育了百姓,真是一举数得啊!板书:惩治恶人破除迷信

7、学到这儿,老师就有点纳闷,巫婆、官绅头子罪证确凿,西门豹可以直接將他们绳之以法啊,何必这样大费周章呢!你们说可不可以呢?(不可以)出示课件:想一想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將巫婆和官绅头子绳之以法?

8、指名学生回答。

9、师顺势而导进而小结:直接处置了他们也可以,只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还是会相信迷信。西门豹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不但惩治了恶人,教育了官绅,还让老百姓明白了这些都是迷信,从而信服西门豹,并积极响应西门豹的号召,开渠引水。所以,我们要向西门豹学习做事之前,都要深入调查研究,经过深思熟虑,找到有效的办法,才能把事办得更加漂亮。

10、激情想象,畅所欲言:西门豹将计就计,彻底惩治了坏人,破除了迷信,真是大快人心!漳河边的老百姓们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拍手叫好,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选择你感兴趣的角色写一写。

课件出示:那位死里逃生的新娘,喜极而泣,说:“——————————。”

曾经痛失爱女的老人,老泪纵横,说:“———————————————。”

围观的老百姓,拍手称快,说:“——————————————————。”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角色。

三、学习“治水”部分。

1、就这样,西门豹破除了邺地的迷信,同时也解开了老百姓精神上的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他还做了什么?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开渠引水

2、这一段“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与开头哪里照应?“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照应了开头“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这种照应方法使前后意思相反,进一步说明西门豹治邺有功。

3、评价:学习了“治水”这部分,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有勇有谋、机智过人、为民除害、与民作主、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4、师进行小结。是啊,西门豹真是个为民除害、与民做主、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好官。

四、回归整体,了解布局。

1、他治理邺地,为民办了两大实事“破除迷信、兴修水利”。这两件事哪件详写,哪件略写?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详略的安排。

“神”害难破,水利易修。老大爷说河伯是漳河的神。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没人敢去开渠引水,所以我们要重点表现他敢于破除迷信。看来,文章布局的详略,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板书:详、略)

五、总结升华,深化主题。

1、《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在当时封建迷信盛行的时代,西门豹敢于破除封建迷信,尊重科学。那么,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反对迷信。

2、积累“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名言。

六、作业超市

1、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趣味性作业: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板书设计

篇四: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落实的教学目标是简要复述。简要复述是为了高年级学习归纳、概括做铺垫。朱老师说:复述就是语言的再构。在这节课中有很多体现。

一、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课题中的生字

①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形声字,左声右形。左边“业”字的横变成提,右耳旁的字,大多和地名有关。引申:左耳旁的字,与土坡、山坡有关。

②豹,左边是一个“豸”字,古人对虫子的统称。把它横过来看,就像一个猛兽,分别是头、光滑的脊背和四肢。有个词叫虫豸。古人把猛兽称为“虫”,老虎称为“大虫”,蛇称为“长虫”。

3、在课题旁边写一写“邺”、“豹”二字。

二、预习反馈,归纳起因和结果。

(一)故事的起因

1、出示词语:巫婆、官绅、媳妇、硬逼

①读词语

②理解:官绅,古代有权有势的人也参与社会管理。

2、出示句子:漳河边上的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①读句子,学生自主发现停顿(邺后面停顿)。

②理解词语意思

——荒芜是什么意思?

生:通过字形,理解为“草都没有了”的意思。

师:恰恰相反,荒芜是指杂草丛生,而不是草都没有了,因此是草字头。田地里没有了什么?(庄稼),而只剩下野草。

——人烟是什么意思?

生:有人做饭时会冒出炊烟。

师:人烟即人口。

(中高年级理解字词的意思,不仅在预习过程中了解字典义,而且要结合语境了解词语在句子中,在文章中的意思。)

3、出示:漳河边上的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因为()。

结合词语:巫婆、官绅、媳妇、硬逼,说说原因。

生:巫婆和官绅硬逼着老百姓出钱,给河神娶媳妇。

师引导:河神娶媳妇为何会导致人烟稀少?

生:有女孩儿的人家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烟稀少。

(二)故事的结果

1、出示词语:开凿、渠道、灌溉、收成

2、变成一句句子:西门豹带着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导田里,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小结:这是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接下来重点看经过的部分。

三、朗读指导,提取信息,训练简要复述。(故事的经过)

(一)西门豹调查情况(1-9)

1、西门豹到了邺,问了老大爷什么?猜想。

——为什么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师生配合读对话(2-9节)

①学生读西门豹的话,老师读老大爷的话。

②学生读老大爷的话,老师读西门豹的话。

③说说老师哪里读得好?

——有合理的停顿;很有气势;疑问句的语气上扬……

(师生轮读,老师范读很重要,范读后让学生分析哪里读得好,是将朗读指导落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上,并通过学生之口说出来。第一次对话的朗读,是为了后面的朗读打下基础;也是为了内化语言,以读促讲,为最后悬念的解答做铺垫。)

3、通过交谈,西门豹调查了当地的情况,他了解到什么?(提取信息)

——加害者,受害者,气候

4、出示西门豹的话

①加上提示语(奇怪地问,严肃地问,愤怒地问,轻蔑地,胸有成竹地说)

②学生根据提示语读,读出不一样的语气。

③问:为什么文中不把这些写出来呢?

(这个问题先在这里提出,在课堂最后得到了解答,非常巧妙。这让我联想到《小岛》一课中,朱老师问学生,当时将军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是一定要问,不然学生理解最后一句话,就会流于表面。理解了将军的感受的变化,才能理解将军最后的敬礼。问题提前先说,让学生有思想准备,等到课文读过两遍,一些细节也分析了,再理解这道难题,效果会更好。

在这里也是如此,先抛出问题,在后面的简要复述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二)西门豹惩治恶人(10-14)

1、师读旁白,学生读西门豹的话。

(朱老师没有按照课文直接读旁白,而是做了改动,俺是学生在复述时要用自己的话来说。教学目标的达成,化解在细小的环节中,融合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不断对学生形成刺激。单元目标也是如此,在整个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在教学语言中复现概念,会让学生掌握地更好,更牢,让课堂更有效益。)

2、惩治分成了几个步骤。(引导学生一起归纳)

①要看新娘

②淹死巫婆

③淹死官绅头子

④教训官绅

3、连在一起说一说。(训练简要复述)

(这里学生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直接简单的把小标题连起来说,缺乏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连贯;二是将课文内容详细地读出来,不会删减和选择。因此,老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出学生表达上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提醒学生:一些关键信息不可以省略,适当加上一些词语,把事情说得连贯、完整、有条理,关注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4、把上面一部分:调查的情况加进去。

四、情境演绎,简述升级,揭示悬念。

1、创设情境:请学生扮演西门豹,老师扮演老大爷,向西门豹询问惩治恶人的经过。

篇五: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注重调查研究、为民除害的精神和将计就计巧妙惩办巫婆、官绅,破除迷信的机智。

2、感情读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门豹治邺》(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1、西门豹是谁?2、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3、为什么要治邺?

二、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已经听了课文录音,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官绅,破除了迷信,最后率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浇灌庄稼。

(出示表格)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1——9)自然段,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填写表格

3、通过读来体会两个“闹”字的含义,体会老大爷的心情。

我们发现老大爷说了两句话都带有“闹”字(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年年闹旱灾),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这两个闹字含义有何不同?此时老大爷的心情如何?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话吗?

师:由此可见,西门豹通过调查已经了解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一)是人为的——给河伯娶媳妇闹的;(二)是天灾——年年闹旱灾。

通过调查,情况已经了解。假如你是西门豹,你将怎样做?(板书:调查了解)

过渡语:————可是西门豹却说:“这样说来河伯可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四、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语:(接上)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到处锣鼓喧天,张灯结彩;老巫婆身着盛装,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弟子,十分气派。这时,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1—12)自然段,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请在课文空白处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们汇报、交流。

谁先来汇报一下,西门豹首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出示①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生:西门豹这样说很妙,他找到了合适的借口、理由,既救出了姑娘,又惩治了巫婆,一举两得、将计就计。

生:西门豹说话语气坚定,没有回旋的余地。

师: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把西门豹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出示②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催吧。”

生:他“等了一会儿”,实际是做出个样子给众人看,让众人相信,连西门豹也相信有河伯。其实是在“将计就计”“假戏真做”。西门豹说这句话的用意是借机把官绅头子扔到漳河里。

出示③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生: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目的是为后面教育官绅和百姓做准备。官绅们提心吊胆,跪下来求饶,说明官绅们确实受到了教育,惩治首恶确实收到了成效。

师:那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官绅,你受到了什么教育,以后准备怎么做?

师:看到此情此景,围观的老百姓有何反映?

假如你此时就是漳河岸边的一名老百姓,你最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

小结:西门豹在调查了解之后,治理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惩治巫婆与官绅头子来教育其他官绅和老百姓,最终来达到破除迷信、统一思想的根本目的。“送送新娘”这一做法真是“妙”到了极点。

3、回归文本,朗读感悟

接下来就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11、12自然段,细细体会西门豹做法之妙。

五、学习第三部分:

师:(接上)迷信已经破除,天灾依然存在,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篇六: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探究性强,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体现,对于本课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的情节,学生们一定会感兴趣。

教学建议:

为了指导学生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叙述故事的表达顺序,可设计“初读——熟读——精读”的环节。另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足智多谋,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主人公言行的句子去默读体会、朗读感悟。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交流来逐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言行巧妙之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文时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痕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另外,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为让学生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还可以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的实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

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西门豹的为人、搜集战国时期的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教学过程:

一、课文题目导入

1.(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人。

3.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及自学生字的方法,认清字形,注意汉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解决问题: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注意:“扑腾”在句中读轻声。读准“麻烦、收成、跪下”的轻声。

(2)认清字形。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第一件:与老大爷谈话,调查邺田地荒芜原因。第二件: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第三件: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你能把西门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调查摸底,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4.自由读课文,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起因:第1~9自然段,调查摸底。经过: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结果: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5.分组朗读,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谈谈理由。(文章的起因与经过是重点内容。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才有了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之处。

2.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难点

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以小标题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今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进一步了解西门豹这个人物。

2.通过初读课文,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呢?

西门豹是(一位好官;一位不迷信的人;一位善于观察、了解民情的人;一位敢于同迷信斗争的人……)。

3.现在我们要自主探究,看看细读课文后,你们对他又会有哪些认识。

二、自主探究,感悟人物品质

1.探究调查摸底。

(1)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分组学习,深入思考。

(3)汇报学习成果。(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他向老大爷进行了精心的调查,从而摸清了底细,胸有成竹地想出了好办法。)

(4)追问:西门豹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的调查结果又如何?(小组讨论)

小组一: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闹的。)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新娘从哪儿来的?(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选。没钱的人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拉走。因而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人口越来越少。)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小组二:西门豹的调查弄清楚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百姓钱财,使得有女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5)点拨:面对着自己掌握的情况,西门豹并没有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没有立即采取措施,他是如何说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呢?(他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表面上赞同给河伯娶媳妇,实际上他已识破巫婆和官绅骗取钱财的诡计。)

(6)小组朗读西门豹的话,感悟人物品质。你能用成语来评价西门豹吗?(将计就计,明察秋毫,明察暗访)

质疑:西门豹是被派到邺的官员,他明明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要参加“婚礼”呢?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办巫婆和官绅的以及这样做的妙处。

2.探究破除迷信。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10~15自然段,想想西门豹是怎样一步步揭穿骗局,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

找到描写他是怎么说的句子,你能体会出什么呢?

你认为他的办法妙在哪里?是否还有更妙的办法?

(2)学生间讨论交流。

(3)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一:“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是为了找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他这样说是故意装着认真的样子,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

小组二:“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麻烦”表面上是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要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质疑:官绅们见巫婆和官绅头子没有回来,西门豹又说让他们去催催。他们磕头求饶,西门豹没有立刻放过他们,而是说“再等一会儿”。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要惩办他们吗?(“再等一会儿”,对官绅们的震慑可想而知了,制服了他们,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小组三:西门豹利用假戏真做的办法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及官绅们。这个做法很巧妙,巧妙之一,安排周密;巧妙之二,不动声色;巧妙之三,假戏真做;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3.西门豹一开始调查摸清底细,并没有把巫婆、官绅们抓起来杀掉,而采用这种将计就计、假戏真做的办法。你们知道他的用意吗?再默读这一部分,在读中感悟。(彻底破除迷信,关键还是在于让老百姓们从这件事中真正明白迷信的危害。巧妙地惩办,深刻地教育,这才是西门豹真正的目的所在。)

4.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老百姓们有什么变化。(老百姓在西门豹的带领下,兴修水利,年年都有好收成,再也不迷信了。)

5.在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中,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机智过人,胸有成竹,不露声色……)

三、总结全文,整体理解

1.在西门豹一步步实施惩办巫婆和官绅们的过程中,西门豹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办恶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预定计划,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2.你此时最想对西门豹说什么?(你的办法真妙。真的很佩服你。我也要向你学习做事要有策略。……)

四、发散思维,角色体验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很巧妙,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进行角色表演。

(1)以课文为主要内容,注意要有层次。

(2)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如给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如官绅等)加上语言。

(3)注意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点,有恰当的表情。

3.小组表演。

4.小组汇报演出。

5.小组间评议:最佳表演组,最佳人物创新奖……

篇七: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刚才我们互相认识了,现在来认识一个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叫西门豹。(出示图片)他姓什么?对,他姓西门,名豹。[边说边板书:西门豹]

师:西门是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生:(诸葛、上官、司马、欧阳……)

师:西门豹距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直到今天他的故事还广为传诵。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故事?想不想了解这个人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近距离接触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

(1)两字词语。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2)两个字的会读了,再来看这两个四字词语会读吗?

①(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把理解读出来吗?

②那这两个词会读吗?(出示: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你想到了什么?谁能将理解带进去读?

③一起读这四个词。

2、你能用“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分别说一句话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师:词读得很好,再来看课文读得怎样?请三位同学接读课文。

1—9自然段。10—15自然段。16自然段。

读的同学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猜一猜为什么这样读?

师: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四、学习重点部分。

(一)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0—15自然段,你能感受到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这个办法如何?

师:从哪看出来的?还有哪些描写西门豹语言的句子,请同学们画出来。(出示句子)

(二)具体分析。

1、师:我们就先来看这一处,自读。(出示11自然段中的“不行……”)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引导:

①找这个借口的目的是什么?(1、救下姑娘2、惩治巫婆)

结:真是安排周密啊!(板书:善于调查研究)

师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还读出了西门豹的言外之意呢。

②那这个借口应该怎样读?

③师:我也想读读。

你听出什么来了?(重读“麻烦”)

师:为什么这样说?

(是真客气?他想干什么?)

师总结:一个麻烦,读出了西门豹腾腾杀机暗藏其中;一个麻烦,读出了他让巫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个麻烦,读出了西门豹表面客气,实则智慧,这就叫不动声色!(板书:有智慧,讲战略)

④师:自己再体会着读读西门豹的话。

2、师: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出示12自然段中的语言)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句话。(出示两个句子)

师:有什么不同?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

——不是询问,是命令的口气。

师:谁想再读?(读得好的,留下当西门豹)

3.最后该轮到惩治谁了?(官绅)

(出示13、14自然段)自己读读,体会,看你有什么问题向西门大人请教吗?

重点:①为何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和对待官绅态度不一样呢?

师小结:严惩主谋,从犯从轻,区别对待,讲究策略。(板书: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②西门大人,你的目的达到了吗?(读出官绅害怕的句子。)

师小结:西门豹就是这样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了官绅。(板书:为民办实事)

4.渲染气氛,分角色朗读。

师:让我们合作,再现一下那天的精彩场面,好吗?(出示10—14自然段)

(师读黑色字,生读红色字。)

师:看到这儿,老百姓都明白了吧?明白什么了?

(出示: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就是站在岸上的官绅、书生、老大爷、小孩……其中的一个,你会说些什么?)

师:大家说法不同,实际都在赞扬西门豹办法的巧妙。你觉得这个办法可以叫什么?(出示填空:西门豹用()的办法,

既()又()还()。

5.填空

师小结:西门豹用将计就计的巧妙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又教育了官绅,还帮老百姓明白了真相,彻底破除了迷信。这也为他后来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打下了基础。表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五、布置作业

类似这样的历史人物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阅读。

本文地址:https://www.bqzwb.com/czszw/zhongkao/1263209.html

  • 标签: 精选 教学 西门豹 治邺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笔趣作文班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11652号-6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