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作文班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0篇)作文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0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4.36W 次

篇一: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0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难点探究,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美景。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

多媒体显示:

1.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苏州园林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

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全国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

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中分四个风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网师园

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

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晚的园林,因而得以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1)辨明字音: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

镂(lòu)空蔷薇(qiángwēi)

(2)辨明词义,并造句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造句略

3.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提示(多媒体显示):

文章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

A.建筑学B.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

特点:

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林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的。

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1)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2)同桌之间交流,求同存异。

(3)小组内部交流,求同析异,并统一看法。

(4)全班交流,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2.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

(2)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3)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①学生齐读第4段。

②选一位同学介绍本段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五、难点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学生讨论,明确: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3.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6.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1、2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3、4、5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6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六、课堂练习

精读文章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此段的说明要点。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3.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选三位同学回答。

明确:1.这段话的说明要点是花墙和廊子的特点。2.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因而形成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3.装镜子是运用物理学光学中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反射,层次加多了,景致更深了。

七、布置作业

1.课后了解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复习《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找出两文中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篇二: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研读课文,掌握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读懂课文,鉴赏苏州园林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鉴赏苏州园林之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海德格尔说:人,要充满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人们在城市里修建了园林。咱们安阳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大大小小的公园有很多处。历史久一点的有:三角湖公园、洹水公园、人民公园;现代一点的有:易园、迎宾公园、龙安公园、西城公园等;现在安阳又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大街小巷新修建了许多的街心公园。现在老师要问大家:你能说出来这些园林的共同点吗?

我们怎么用一篇文章来介绍一座城市里所有园林的特征呢?

有难度,是吧?

可是,早在40多年前,就有人做到了!他是谁?他就是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做为一个苏州人,在没有先进的航拍技术的年代,他凭自己到过的十几处园林,以195幅精美的照片作参考,很准确的总结出了苏州一百多处园林的总特征,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苏州园林》。

(图片展示)

我看见大家看图片的时候,表情都很陶醉,来,说说你对于苏州园林的感受。

生:“如在画图中”。

师:这正是苏州园林的建造者们的一致追求,也是这篇文章所要展示的.(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本文哪一句话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苏州园林是怎样达到: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目的呢?

过渡语:正是由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出心裁和匠心独运,才有了“处处皆图画”的苏州园林

三、研读课文,抓住特征

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方法提示:认真课文,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根据中心句来思考问题)

学生总结概括:七个方面

教法:

(一)老师示范阅读:

1.亭台轩榭的布局是怎样做到图画美的?

齐读第3段,

不对称美是美术画

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二)分三个组,按照老师刚才示范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

2.假山和池沼是怎样达到山水画的自然效果的?

(1)“假”山的堆叠实现了什么效果?是怎么做到“真”的?(找原句)

(2)池沼也是人工修建的,是怎样达到自然的效果的呢?(找关键词)

(说明方法:举例子引用)

3.花草树木是怎样相互映衬来实现图画美的?

(1)园林栽种

(2)树木的修剪

(说明方法:摹状貌)

4.花墙和廊子的设计是如何实现画面的层次感的?

(1)层次增多

(2)增加景致的深度

5.细节之处是如何注重图画美的?

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色彩美

(说明方法:作比较)

小结:

如果你到某一处,让你画一幅画,你会注意到什么呢?

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色彩、图案、映衬,花草树木,山石水流等都是山水画的元素,苏州园林处处都突出了图画美。

(学生回答之后,完成板书)

事实上,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是士大夫或者有文化的商人,有不少园林都是有书画名家设计甚至督造的。比如: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就是跟唐伯虎齐名的才子文征明设计的。

过渡语:他们确实是用中国山水画的思路来设计园林的,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呢?

四、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你能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预设:

文章首先总结出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处处皆图画

接着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整体设计的思路。

然后从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色彩美三个细节之处说明了苏州园林处处都注重图画美的特点。

最后,总结,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不止这些,美不胜收,如果你还想了解的更多,就请仔细看这本摄影集吧。(这个结尾意犹未尽引人入胜,叶圣陶先生不愧是伟大的语言艺术家啊)

这样的顺序跟你游览公园时从一处景点到另一处景点的顺序,有什么不同?

所以,文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五、总结提升写作迁移

现在,请你合上书,开始想象:现在你坐在飞机上俯瞰整个苏州园林群,你会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总结)

现在请你观看视频:《园林安阳》

拿起笔来介绍一下安阳园林的特点吧!

总结过渡:安阳园林借鉴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正说明苏州园林是全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一地位,

安阳园林也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处处都有殷商文化的印记。

历史辉煌的安阳城,如今又焕发出现代文明的力量!

六、结束语

园林,让城市更加美好,让生活充满诗情。感谢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辛勤和智慧,感谢叶圣陶先生的精彩篇章,也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下课!

篇三: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三、简介苏州园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四、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

镂(lòu)空蔷薇(qiángwēi)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二)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1)再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2)同桌、小组讨论完成结构层次划分;

(3)全班订正。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总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分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总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五、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前两日我们明确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那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学习了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掌握说明顺序。还剩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特征方面没有学习,另外本文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希望同学们下来复习中预习一下。

六、作业:

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小结时,我叫大家下去找一下本文的说明方法,不知同学们找得怎么样了?好,我们这一节课就先来解决说明方法的问题。

二、新授

(一)课堂小测:

默写出说明方法的种类。

(二)明确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见下板书。

(三)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用: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四)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精读4、5两节:

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

(1)这一节说明了什么?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4)“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

2、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1)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

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三、总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六、作业:

练习:课后练习三、四。

第三课时

《苏州园林》重点段落分析

(一)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文中有一个词语“单调”,形容开窗对着白色墙壁的感觉,请你具体解释补上竹子或芭蕉就可以去掉单调感觉的原因。

答:有色彩,减少单调感觉;有图画,增添观赏兴趣。

2.这两段文字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哪一特征?

答: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第一段中的“适当的位置”这一短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答:不可以。此短语说明设计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确保每一点设计都有美的效果。

4.请你写出花墙、廊子的特点和作用。

答:特点:墙有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作用:增加层次感,增加景致的深度。

(二)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名,著名的家、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一篇童话《》。

叶圣陶绍钧教育文学古代英雄的石像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列数字)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举例子、打比方)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效果会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

六、布置作业

1.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说明顺序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2.预习《故宫博物院》,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

篇四: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清结构,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名闻全国,誉满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去欣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吧!

2、简介作者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地位重要)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五、理清结构,把握说明顺序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的?这四个“讲究”能颠倒顺序吗?

明确: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不能,因为这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写的。而且这四个“讲究”概括了下文分说的主要内容,分别与3、4、5、6段一一对应。

2.指名读3-6段,从文中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

明确:亭台轩榭的布局美、假山池沼的配合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近景远景的层次美。

3.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不仅表现在四个讲究上,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自由朗读7-9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明确:注意每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小结,激发人们进一步了解苏州园林的愿望,令人回味无穷。

5.本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怎样?

明确:总—分—总,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到细部的逻辑顺序。

小结:苏州园林处处是景,处处如画,无论是整体,还是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体现着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因此,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

六、品味语言,辨析说明方法

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堪称说明文语言的典范,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来品味语言之美:

请找出具体的句子分析语言的特点。

教师示例:(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体现了语言的精练。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明确: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等。

七、归纳总结

说明结构:总-分-总,层次清晰

说明顺序: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到细部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

说明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8、布置作业

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如果请你来当导游,你会如何介绍苏州园林的美景呢?请用笔写下来吧。

篇五:苏州园林教案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苏州园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本文没有采取一般按照空间位置、游览路线介绍名胜古迹或其他处所的结构方法,而是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也是初中说明文的起始课。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教师组织、引导、适当点拨,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会我国江南园林的建筑风貌。

3.理解课文的总分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4.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农村中学七年级学生,见识较狭窄,孤陋寡闻;

(2)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相关的文体知识似懂非懂。;

(3)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多媒体、示范朗读VCD

六、教学过程

(备注:1、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3、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多媒体,创设情景,导入谈话

2、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自由谈感受

3、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苏州园林图片或影片)

二、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作品

1、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作者

2、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阅读文下注释,了解作者

3、了解作者及写作缘由(课本、教学PPT)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VCD,多媒体、检查学生预习、自读效果

2、学生注音、朗读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3、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朗读VCD、多媒体课件)

四、研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课文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或文眼;提出问题;必要的点拨指导

2、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探究,求同析异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教学PPT)

五、课堂小结

1、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2、生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3、复习巩固,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教学PPT)

六、拓展运用

设计练习仿写片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流程图

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教学策略:

情景创设,导入新课——信息资源提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字词、课文内容、行文思路)——自主学习,质疑问难——协作探究—拓展迁移——总结评价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综合性总结;

2、本课主要评价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第一课时侧重于字词和文章结构、说明顺序的评价,第二课时侧重于说明语言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评价,课后主要通过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任务进行评价。

八、帮助与总结

1、辅以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目的。2、通过自主、协作、探究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对学习说明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六:苏州园林教案

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学情分析:

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文章体裁虽是说明文,但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很有一种“画意美”,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如园林的画意美。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赏析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特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

以诵读为基础,在反复的读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与合作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进行方法引导、适时点拨,使学生步步深入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资源与工具:

课件、多媒体、课本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昆明有“春城”的美誉,广州有“花城”之称,重庆被誉为“山城”,那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

是的,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就让著名语言大师叶圣陶带领我们去神游苏州园林。

2.了解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解放后,历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图说苏州园林

(多媒体投影苏州园林的美景,激发起学习兴趣)

刚才大家欣赏图片时,神情都很陶醉,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你觉得园林就像----------

明确: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谈看法

四、概说苏州园林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人间仙境,亲切感受那一幅幅完美的图画。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过后谈一下对本课的收获、感受或疑问。(学生自由读,组内交流)

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圈点重点字词。

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

响。艻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不同凡响。

生2:苏州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2.为了达到处处入画的效果,设计者和匠师们真是自出心裁,匠心独运。那么,此处四个“讲究”能否颠倒次序呢?

学生同桌小声讨论

明确:不能。因为这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写的。而且这四个“讲究”概括了下文分说的主要内容,分别与3、4、5、6段一一对应。

五、品说苏州园林

1.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给我们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生自由朗读,讨论交流)

明确:为了追求自然之趣,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多媒体出示亭台轩榭布局的图片)

第四段,作者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有“自然之趣”。再写池沼,先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形形色色,各具特色。

2.作者对假山与池沼的这段介绍优美生动。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同学朗读本段,同学们闭上眼,仔细听,仔细体会。(生有感情地朗读)(多媒体出示假山池沼配合的图片)

3.这位同学读得太精彩了!我都要沉醉在这如画的山水间了。那他们是如何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呢?大家继续交流自己的感受。(多媒体出示图片)

明确:苏州园林裁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作者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

为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他们在苏州园林里安排了“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大的镜子……”这样做达到了避免一览无遗,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的效果。

4..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多媒体出示图片)

明确:不能去掉。艻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没有忽视,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彩绘也“自出心裁”,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5.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再次回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准确性:

明确: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性:

“盘曲嶙峋”很有表现力,让人一下就想象到藤萝的古老苍劲;

“珠光宝气”让人感觉到花开时的热闹与生机

六、评说苏州园林

今天我们学习《苏州园林》,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来学习,也要把它当作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来学习。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更美地生活。最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请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篇七: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二、教学要点、难点: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三、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四、教学步骤和实施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了解近几天苏州城交通不太顺畅、空气轻度污染的原因?

明确:处处修路,处处施工,整个苏城像个大工地……

1、如此大兴土木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城市的急剧膨胀、明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

2、世遗会为什么被选在苏州召开,作为苏州市民你有何感想?

(视频资料的播放)明确: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苏州市民不能不骄傲。视频结尾处说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

(二)讲析

把握全文结构(苏园特征)

1、(幻灯显示2课题、作者及英文)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TheClassicalGardensofSuzhou(苏州古典园林)

2、(解题)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3(范读开头两段,幻灯展示3-6)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⑴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⑵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⑶(他山之石)各地园林都有自己的特色,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瓜州于园的设计风格是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⑷(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⑸(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课件显示图片欣赏(幻灯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三、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链接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看网上论坛帖子)

4、(提供相关网站)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可以了解苏州园林的网站

四、提高和延伸(代作业)

篇八: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风貌和艺术成就,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2、了解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总特征,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领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准确性和生动性。。

3、从环境保护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图画视频等观赏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教学重点:

1、《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说明事物特点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2、通过阅读感悟,百度搜索,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说明特征和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说明的。

教学过程:

(一、)1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师导入情境:“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苏州园林,闻名天下,誉满全球。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吴王夫差的馆娃宫,距今约二千四百年,是苏州的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全城的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请同学把你们从百度搜索到苏州园林图片、视频或其它知识介绍给大家好吗?

学生可以将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大家。也可以告诉大家百度网址,或搜索的关键词直接进入其中。

(二、)交流探讨,重在激发

师顺势而导: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1、生字词是否会写

2、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你知多少?

3、本课内容的整体把握(本课主要写什么?如何写?)

4、你认为本课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三、)突出重点,直击难点

1、重难点呈现

让每个小组将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或者意见分歧的问题报出来。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讨论解决。

2、热点追踪

师引导1:本文是建筑说明文,根据你学过的说明文能否归纳或总结得出本文的园林特征呢,这种特征又是在文中如何进一步表现的呢?

师引导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两个字来描述一下,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或语段读出来。

师引导3:说到住房,大家都很熟悉,你希望将来入住什么样的房子和小区呢?你认为苏州的园林城市适合居住吗?请分析园林城市的优越性在哪里?

师引导4:我们详细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让你设计一个园子,或者建造一个自己

居住的府第,里面放些什么好呢?怎么放才能吸引人的眼球呢?

3、重难点突破

师引导: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正好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苏州,因此对苏州园林有着深深的眷恋,正因为这种深厚的感情和对苏州园林的熟悉挚爱,才写出了生动而又极尽苏州园林特征的文章。通过课文我们不仅领略到园林的风采,还欣赏到苏州园林视觉的美、和谐的美、惬意的美。要用语言描述这种形象和非形象的审美感受,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力。请同学们思考:

苏州园林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作者如何将这种感受诉诸笔端?

(生研读课文探究)

师略微点拨,生详细总结。

师板书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角落的图画美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门窗的图案美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色彩的和谐美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四、)课堂内外,拓展延伸

师引导: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你根据“世间遗产在中国—苏州园林”,点击百度视频搜索,谈谈你的习得与体会。

生七嘴八舌话园林

师通过百度搜索示范一段:苏州园林的优点是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莸得身心的自由,

在物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北方皇家园林追求浓丽绚烂的色彩美,苏州私家园林则以素朴为美,粉墙黛瓦,质朴无华.没有强烈的刺激,有的是柔和与宁静,这更利于园主们修身养性,投入自然的怀抱。

(五、)师总结:

本课为我们了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再现了它的天生丽质和深厚底蕴,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精美绝伦。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和通力合作,本节课到此结束。

(六、)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包括从建筑学、介绍园林历史、导游、游

客、苏州园林的诗句楹联、《贝聿铭设计的现代园林式苏州博物馆新馆引发强烈争议》

等,以及写景、抒情的游记。

篇九: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和欣赏美,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教学难点

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2、小组合作探究法3、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欣赏美

1.引用罗丹说的话引入新课:“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幻灯片展示具有明显美点的优美风景的几幅图片,学生欣赏,分析美点。

2.师生共同欣赏分析美。

第一幅图:苍凉美

第二幅图:生机美

第三幅图:朦胧美

第四幅图:映衬美

第五幅图:建筑美

3.领略苏州园林的美。

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苏州园林又美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叶圣陶一起去领略苏州园林的美。

二、走进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三、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读准字音

轩榭xuānxiè败笔bàibǐ丘壑qiūhè

嶙峋línxún镂空lòukōng蔷薇qiángwēi

因地制宜yīndìzhìyí重峦叠嶂chóngluándiézhàng

2.重点词语解释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珠光宝气:形容花开得非常耀眼。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3.简介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全市现有园林60多个,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镇同里、周庄、角直正在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根据年代不同列出的苏州四大名园为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彰显出苏州园林是世界园林的瑰宝。

四、整体感知

1.播放《苏州园林》课文朗读音频,思考以下问题:

(1)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使苏州园林具有这样的共同

特点的?(用课文原句回答)

明确: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

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简称“四个讲究”)

(3)文章第二段的“四个讲究”有没有相对应的段落?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3段)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4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5段)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第6段)

(4)从(7—9自然段)中你可以看出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

使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共同特点的?

明确:第7自然段: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8自然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第9自然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5)本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主次分离,逻辑顺序。

2.小组分段探究:美点探究

(1)请同学们以鉴赏者的身份走进《苏州园林》,用“苏州园林美在”的句式说说苏州园林的美?(请从文中(3-9自然段)找出词语或句子加以概括说明。)

明确:第3段:苏州园林美在亭台轩榭的布局

第4段:苏州园林美在假山池沼的配合

第5段:苏州园林美在花草树木的映衬

第6段:苏州园林美在近景远景的层次

第7段:苏州园林美在角落的图画美

第8段:苏州园林美在门窗的图案美

第9段:苏州园林美在极少使用彩绘

(2)(3-9)自然段苏州园林的美具体体现在哪?(请从段落中找出词语或句子加以概括说明。)

明确:第3段: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第4段: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案,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第5段:花草树木高低不同,相互映衬,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第6段: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层次很多。

第7段: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从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和蔷薇木香。

第8段: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有着高度的图案美。

第9段:极少使用彩绘。

五、学海拾贝

通过学习,你领会到哪些角度欣赏中国园林的美?(小组交流)

明确:布局角度、色彩角度、层次角度、配合角度、人文角度、历史角度、映衬角度。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和领略了苏州园林独特的美,苏州园林美在亭台轩榭的布局;苏州园林美在假山池沼的配合;苏州园林美在花草树木的映衬;苏州园林美在近景远景的层次;苏州园林美在角落的图画美;苏州园林美在门窗的图案美;苏州园林美在极少使用彩绘。也学习到了从色彩角度、层次角度、配合角度、人文角度、历史角度、映衬角度欣赏中国园林的美的,那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时刻带上欣赏美的眼睛,这样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七、当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轩榭()叠嶂()镂空()()

相间()败笔()蔷薇()嶙峋()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鉴赏、映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

曼延、鳞峋、别具匠心、称心满意

————————————

八、拓展延伸

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村庄、街道或小区等。(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200字左右。)

篇十:苏州园林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风貌。理清文章的说明思路。(重点)

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凡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所陶醉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叶圣陶先生走进苏州园林,去领略和感受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吧。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而且对其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2.字音字形

轩榭(xuānxiè)丘壑(hè)

嶙峋(línxún)镂空(lòu)

蔷薇(qiángwēi)池沼(zhǎo)

相间(jiàn)着眼(zhuó)

3.词语解释

阅历:由亲自体验、经历而得来的知识。

雷同:不该相同而相同。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明确:主要方面: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细微方面:角落的布置;门窗的琢磨;油漆的调配。

三、合作探究

(一)说明顺序

1.仔细阅读课文,请同学们快速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1)第一部分(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2)第二部分(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①第一层(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②第二层(第3—9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3)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2.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总——分——总。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明确:本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后从各部分介绍如何处处入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具体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的这“四个讲究”是主要的,然后再说花墙廊子等次要的。因此这篇文章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这几种逻辑顺序,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

(二)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四、五两段,回答下面的题目。

1.第四段:

(1)这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明确:中心句是第1句;2-3句写假山;4-11句写池沼;这是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这是处处写“画”,突出苏州园林“画”的效果。

(4)“雷同”能否用“相同”替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2.第五段:

(1)这一段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简要解说一下。

明确: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这一段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明确:描写、议论、说明。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四、板书设计

完美的图画四个讲究亭子回廊不对称(自然之趣)

假山配花木、活水配桥梁(自然美)

高低俯仰生姿(映衬美)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层次美)

细处注意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色彩——淡雅美

总说分述

五、课外拓展

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想想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明确: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它不像一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进行叙述,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叙述的,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本文多样化的表达,及准确的说明语言。(重点)

2.把握说明方法。(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这篇文章按照“总分”结构,先总说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再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每个角落、门和窗、色彩七个方面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这一堂课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和说明方法。

二、自主预习

本文在说明中融入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明确:1.描写:(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2)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记叙:(1)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2)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3.议论:(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2)我想,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

三、合作探究

(一)把握说明方法

文章在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1.作比较:(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2.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引资料:“……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4.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5.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二)品味语言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绝不”可以吗?)

明确:“一切”“绝不”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其共同点。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往往”能去掉吗?)

明确: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心脾。

四、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表达方式——说明、记叙、描写、议论

分类别

说明方法作比较

引用

举例子

列数字

说明语言——准确生动、严密精炼、

表现力强,充满情趣、画意

五、课外拓展

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的房间或所在的班级室内的布置情况,要求至少用上两种说明方法,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介绍。

示例:我们的教室明亮而整洁。站在门口,可以看到一排排的课桌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堆放着同学们的课本,花花绿绿,却不显杂乱。四面墙的底部统一刷成了清爽的蓝颜色,上面是洁净的白,给教室平添了一丝严肃的气氛。墙上贴着一些图画,如果你走进教室仔细看,就会发现那其实是同学们精心制作的手抄报,穿插着一些照片,给教室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坐在位子上,正前方是一面黑板,老师就是用这面黑板,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传播知识,教授见闻的。而在黑板的上方,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扩音器,主要为我们传达一些通知,是教室的“嘴巴”。黑板的前方是讲台——一张木色的小桌,上面摆放着成盒的粉笔和一套教学用具。有时也会放着堆放得高高的作业本,这都是我们劳动的成果啊。

六、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是我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学生说出来的东西不完全符合要求。这是我以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的。

本文地址:https://www.bqzwb.com/czszw/zhongkao/1262751.html

  • 标签: 苏州园林 教案 精选 苏州园林游记作文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0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0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笔趣作文班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11652号-6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