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作文班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话题作文 >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精选15篇)作文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精选15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6.57W 次

篇一: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精选15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也有许多。有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等等。其中,端午节令我印象最深刻。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中国民俗大节。我们家也十分重视端午节。一大早,桌子上就摆满了做粽子的食材。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的回答是:“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遭遇不公,跳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尸体,将用竹叶包着的糯米饭投入江中,后来就慢慢变成了人们吃的粽子。”

我们开始包粽子了。大人们先把竹叶卷成一个三角,然后放入糯米,再放上适量的馅料。我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先把竹叶卷起来,我一边做一边想:“就这点小事对我而言就是小菜一碟。”我一边想,一边将馅料放进粽子里,再用麻绳扎紧,可没承想,由于我放的太多,叶子散了,糯米全都洒了出来。奶奶在一旁打趣道:“你放这么多糯米,如果洒出来,我们就只能喝糯米粥了。”我听了奶奶的话,只好重新开始。这次,我小心翼翼的放馅料再用麻绳扎紧,效果不错。

除了没有馅料的白粽子,我们还包了红枣,鲜肉,五谷的等等。奶奶把它们放入蒸锅里,不一会儿,粽子特有的清香就飘了出来。除了学会了包粽子,我还知道了挂艾草的作用。插艾草的寓意是身体健康,驱除晦气。端午节期间人们在家中插艾草,是将疾病赶走,希望家人能够永远健康。

这次的端午节令我十分难忘,因为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篇二: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王雅雯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节在我们中国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但是因为南北地区有差异,大家的习俗也都不太一样,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一说到端午节呀,大家都会跟粽子联系在一起。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包粽子的好手,快到端午节的时候,妈妈就提前去超市买来粽叶、糯米、蜜枣,还有蜜饯,还要去割一些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妈妈总是最忙碌,她会把粽叶洗干净,加上盐在锅里煮上半个小时,据说这样处理的粽叶比较强韧,煮出来粽子不容易破。然后用妈妈又把糯米,花生和绿豆,红豆等粮食泡在水里,把肉切成手指头肚大小的粒儿,放上调味料腌好放进冰箱里。

到了第二天,妈妈就用上了家里所有的小盆子,把所有的原材料都分好类放好,然后把所有的原材料,然后把粽叶折成漏斗的形状,在里面放上糯米,有的放蜜枣,有的放豆沙,有的放上肉肉和蒸熟的咸蛋黄。包出来的粽子有三角形,有四角形,还有的是长方形。包好的粽子总是饱满碧绿,光是看就让人食欲大增。

我和妹妹几次三番想尝试包粽子,在妈妈的细心教导下,妹妹和我都以失败告终,不是米漏了,就是馅多了,不是绳断了,就是叶子烂了,食材还不够我们霍霍的。终于老天被我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动了,虽然包的五花大绑成了一个“木乃伊”粽子,但总算是成功了。粽子们像一位位跳水运动员一样,“扑通扑通”地入了锅,一家人便开始了一个小时的漫长等待。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忙碌了一天的邓师傅正将粽子一个个的从锅里捞出。”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的受欢迎,满屋飘香,令人垂涎三尺。打开那已经熟透了的粽叶,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咬一口,唇齿留香。如果是甜粽子,那香味儿,那甜味儿,直击你的灵魂深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甜蜜的笑容。如果是咸粽子,那咸蛋黄被蒸得软糯细腻,配上那肥肉相间的五花肉,满嘴流油。妙,妙不可言!

除了包粽子,我家的端午节还在系彩绳和带香包中度过,妈妈会用到红、黄、绿、黑、白5种颜色的线搓成五色线,在我们的手腕、脚腕都绑上五色线,寓意及祈福纳吉。妈妈还会把家里剩下来的小布块缝成一个个小口袋,在里面填上揉碎的艾叶或者药店里防暑驱蚊虫的香料。小小的香包还可以变成爱心型、南瓜型……有了香包,晚上蚊子都不咬我们了,这可是太姥姥教给妈妈的呢!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在这一天,我们不能说“端午快乐”,要说“端午安康”,以此来祝福我们的亲人朋友、朋友们平安健康。

篇三: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初会走路的小孩子,忙碌工作的大孩子,弯着腰的走路老孩子,提起粽子,谁不是嘴里就立刻生出一种香香的糯糯的感觉呢。把糯米,赤豆,枣子放入粽叶里,卷好形状,放到锅中煮,直到饭粒中都带满粽叶的香气,单是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何况是一个一个地吃呢。

在端午节这一天必得早早的起床包粽子,如果到下午包的话,到晚上都未必能吃得到哩。一大早去市场里买好食材,清理好后,还要分好类,一个一个的米团子被粽叶包围着,就一动也不敢动了。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放入沸腾的水中,仿佛泡一个热水澡。

端午节的粽子是极好吃的,不过刚包好粽子不煮它个四五个小时根本煮不透。在我们家,等粽子时,会把一个一个的围坐在灶边,听家里的老人讲端午节的故事。

爷爷说:“在楚国啊,有一个名叫做屈原的人,他呢很爱自己的国家啊,但被人诬陷除去了……除去了官职……后来他听说自己的国家啊,被一个秦国的军队打败了,他呀……他呀!伤心不已,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江里了。但他为人善良啊!百姓们就用米团子丢入江中!不让鱼虾等动物啊!去吃掉它的身体。”这个故事家家户户都听说过,可我怎么也听不腻。

听完故事后,奶奶就用锅铲翻动粽子,避免粽子糊掉。在打开锅盖时,所有的孩子抱着碗一拥而上:“好了吗?好了吗?好了先给我!”

奶奶每次回答都是:“快好了!快好了!好了第一个就给你”

我们只能失落的抱着碗继续等着了。但我们小孩子嘛,从小到大就没有什么默契,但是只要一声:“粽子好了!”我们的默契就突然出现了。“先给我!先给我!……”我们就挣着抢着去拿粽子。

那粽子的味道在嘴里迟迟不消散。

篇四: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六年级魏铭喆

我的家乡——淅川,坐落在豫西南,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县城。县城虽小,但“亮点”很多。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风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众多风俗中,最“得”我心的,当然要属端午节了!

要说端午,大家第一个想知道的,应该就是它的来历吧!

据说,战国时期,屈原作为士大夫,认为自己不能为国效力,在楚国将要灭亡时,纵身一跃,投身汨罗江自尽而亡。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会在河边投下食物,划龙舟,不让鱼虾去吃屈原的身体,这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

到了端午节那天,我们县里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也要开始了。人们早早地来到了桥边,选好观赛的位置,平时空旷宽阔的河堤两岸,此时早已水泄不通。

占着身材优势,我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站在桥上,向前方的比赛场地看去,第一轮比赛的六只船已到达指定位置。船身精美,而船上的选手一个个也是精神抖擞,握着船桨,枕戈待旦。

只听裁判一声令下,六只船疯狂地向终点冲去,打鼓手有力的节奏,带动着船上的水手,他们似乎和龙舟融为一体,龙舟灵活地在水中游动,你追我赶。

看,2号龙舟已经领先,其他龙舟不甘示弱,一阵冲刺,纷纷迎头赶上。“咚咚”的鼓声不仅带动着水手们的动作,也震撼了我们桥上人的心。忘了是谁带头,大家一阵欢呼,不约而同地为他们喊着“加油”“加油”,最终5号龙舟奋起直追,取得本组冠军。

家乡的端午节哟,你给我了多少童年的回忆啊!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传唱。

篇五: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一独醒。”端午节是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人们常在这一天包粽子、吃粽子。用粽叶层层包裹着糯米,再塞些蛋黄、肉、红枣,用细绳绕着粽子绑一圈,一齐放入蒸笼中。不久,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冒着热气走了出来,解开细绳,霎时间,一阵清香扑鼻而来,一个糯米金字塔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本略微油腻的肉与糯米和粽叶的清香融合在一起,软而不腻,让人赞不绝口。传说,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自己的祖国灭亡悲恸不已,便跳入了汨罗江自尽。老百姓异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有一位渔夫拿出准备的饭团等食物丢入江中,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

除了吃粽子外,人们还会在这天赛龙舟,十几人乘坐一艘船,齐心协力向终点进发。许久以前,每年这天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个是在急鼓声中刻画龙形独木舟,在水面上做竞渡祭龙神,这便是端午赛龙舟的由来。

大人还会在这天喝雄黄酒避五毒,雄黄有清毒的作用,所以人们常把它磨成粉末,与酒一起浸泡。端午常有蛇蝎出没,人们就把这天喝雄黄酒当作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我们要传承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不能因为外国节日的盛行,忘记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意义。

篇六: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伍朝旭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铜陵,这里的风俗很多,每个都具有一种不同的习惯。

就拿端午节为例吧,说到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应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了。包粽子的习俗,原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每年端午节都会包粽子入江中,以防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而现在粽子不是给鱼吃,而是给人吃的了。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端午节前夕,奶奶都会提前去商场买好糯米与粽叶,我都会跟在奶奶后面一起去,总想着能帮些忙,毕竟这样奶奶就能快点回去包粽子。到家后奶奶会不紧不慢的将材料拿出来,先把粽叶和糯米洗净,再备好馅料,把糯米和馅料塞进包好的粽叶里,这个复杂的过程,在奶奶手中仿佛一气呵成。

我也是好像看透了包粽子的精髓似的,拿起粽叶就开始鼓捣起来,弄来弄去才包了个不太像样的粽子的”衣服”,接下来把糯米放进去一点,一个没留神,糯米从手中的粽叶中”溜走”了。原来是包粽子皮时没包好,留了一个小洞,一放糯米就全漏了。

这次我吸取了教训,真正的检查了一遍,又包了一个,”好了,这次一定行!”我满怀自信的将这个”我希望的种子”放进了锅中,满怀期待的看着他,原来把他捞了出来,我赶忙拿筷子吃了起来,果然人们说的没错,自己劳动成果是最好的,这就是我印象中的端午节,充实又快乐。

篇七: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朱怡慧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之一。

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成端午节。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把粽叶弄成三角形体,然后,妈妈放一些糯米、豆子、花生……再包裹起来,我和妈妈配合可好了,妈妈包完一个,我立刻把另一个三角形体的粽叶传给妈妈。就这样,我们不一会儿就包完了。绿油油的粽叶包着雨点那么小的米、露水那么大的豆子、玻璃球那么大的花生,好看极了!

刚包完,我就迫不及待的要煮粽子,我等啊等,怎么还没有煮好呢,妈妈说:“得放高压锅里煮一个小时才能煮好”。我惊讶的说:“要煮那么长时间呢,真想马上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妈妈说:“别着急,是急不来的,糯米比较难煮,粽子必需煮熟了,才能好吃”。

这个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等的花了都要凋谢了,我一直在看表,表上的分针为什么走得那么慢,等啊等啊,终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我就急着让妈妈拿出了一个,刚出锅的粽子端上了桌,我剥开粽叶,立刻闻到了糯米的香味和粽叶的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粽子,美极了。

下午,我带了很多亲手包的粽子送给了班主任,她课下拿到办公室请全办公室的老师品尝。结果第二天早上她告诉我;:“谢谢你包的粽子,非常好吃。”

我感觉好极了,这个端午节过的特别有意义!

篇八: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端午节。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呢?爷爷告诉我:“因为古时候有个叫屈原的诗人,很受楚王敬重,有一个奸臣反对屈原的主张,经常说屈原的坏话。楚王慢慢地信以为真,让屈原去流放。屈原在流放的时候,无意中听见了楚国被灭亡,他悲痛欲绝,跳入了滚滚滔滔的汨罗江。

端午节这一天,姑姑带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去澄碧湖看赛龙舟。我们来到澄碧湖,哇!这里人山人海,人流一眼望不到边。幸亏我们来得早,不然早就排远了。比赛开始了一共有四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有12个队员。11位划船的,还有一个鼓手。“加油,加油!”随着一阵呼喊声,3号龙舟取得了胜利。

到了晚上,我最期盼的日子到了。大家回家一起吃饭,有说有笑,喜气洋洋的。我就想着有什么东西没上,奶奶端上了一盘肉粽。我伸手抢到一个,剥开棕叶,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我暗暗发誓,明年一定要自己包粽子。

篇九: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蒋乐心

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按照习俗我们会包粽子、做五丝绳等事。相信你一定做过,我也不例外。

正值端午佳节,我和爸爸妈妈回到奶奶家,准备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特有的节日,吃粽子是在端午节中必不可少的习俗。于是,早上,我跟着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将泡过的糯米取出来,又将事先摘好的竹叶拿出来,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那边,手指上下翻飞,一下子就用粽叶做出了一个小漏斗。再用勺子挖了几勺米,拍拍平。又用剩下的粽叶一裹,就做出了一个穿着绿衣裳的粽子。

而我这边,连用粽叶包出一个小漏斗都没呢!有时我差点就裹好了,可没抓紧,粽叶就一弹,回到了一张平平整整的粽叶了。有时我都要填上米了,但手指一滑,不仅没做好粽子,米还洒了一地。我难过极了,奶奶安慰我说:“没事,第一次难免都会有失败。”我听完奶奶说的这一句话,又开始努力的包粽子。半小时后,我终于包好了我的第一个粽子!我高兴死了,蹦来跳去的。奶奶也很高兴。中午,我终于吃上了自己包的香喷喷的粽子。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

篇十: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又至,江边熙熙攘攘,万众期待的龙舟竞赛就要开始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我特别高兴能欣赏这宏伟的阵势,激烈的比赛。

传说,龙舟赛的起源是为了打捞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到如今,端午节成了纪念他的节日,龙舟竞赛也成为了这一天的特色活动。

眼前是雕刻了精美龙纹,绚丽多彩的龙舟,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字,给龙舟做伴的是一双双木浆,船头是眼神凶煞,霸气威武的龙头,嘴中含着一颗亮眼的大明珠,在阳光照耀下,它炫耀着自己披金的大氅。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开始了。

龙舟上意气风发的划手们已经蓄势待发了。他们面容严肃,腰间齐系一条红飘带,灿烂的阳光静悄悄地洒在红飘带上,它随风飘扬,是那么扎眼。听,枪响了!一时间,鼓声、叫声、鞭炮声轰轰嚷嚷,一齐响起,划手们猛地扬起船桨,掠起一条完美的弧线,击入水中。整齐划一的动作是那么协调又有序,“嗬!嘿!嗬!嘿!”宏亮的口号响彻江面。

数条蛟龙如离弦之箭,去势如飞。即使是大幅度迂回的转弯处,划手们也以有力的臂膀,借助船桨毫不慌乱地调整方向。船尾随着速度变化,掀起了层层雪白的浪花,波涛汹涌的江面让我见证了他们的高超技艺,不由得拍手称绝!场上的观众们也沸腾起来,掌声、呐喊声排山倒海,鼓声也随之扬起了高调,“嗬!嘿!嗬!嘿!”的呼喊声愈发震撼人心。

可随着江流的猛烈下流,龙舟渐渐失去了平衡,有些摇晃。我心头一紧,脑海里全是他们翻船的凄惨画面,顿时捏了一把冷汗。岸上的观众也急了眼,紧皱眉头,大声呐喊为他们加油打气,鼓手也以平稳的鼓声让划手们调整好心态,保持平衡。划手们很快冷静下来,用桨调稳重心,慢慢找回平衡,渐渐回入佳境。

“咚!咚!咚!咚!”“嗬!嘿!嗬!嘿!”你追我赶之间,只见一条红龙劈波斩浪,率先冲过终点,“赢了!”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划手们也纷纷举起船桨庆贺来之不易的胜利。

江上慢慢平静了,端午也逐渐远去了,但那龙行急水的壮观场面和激动人心的声声呐喊却久久萦绕在我心头……

篇十一: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陈珞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文人投入汨罗江自杀身亡,这位文人便是屈原,写出了无数美好文章的屈原。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做出了许多的活动,这些活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演变,最终成为了端午节。

在端午节,人们有着许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做五彩线等等,相信所有人可能都做过这些活动,我也不例外,下面是我在家时过端午节的过程。

在家里,我们要过端午节了,我和我的哥哥已经等不及要包粽子、做五彩线了,于是我们就去买材料。

开始做粽子了,首先把粽叶卷起来,再把米、咸蛋黄、肉放到叶子卷出来的洞里,最后把粽叶的洞盖上,用线将粽子系起来,不让粽子松开,这样就可以煮了。

趁着煮粽子的空当,我们开始制作五彩绳。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有着祈福辟邪的寓意。五彩绳系上后必须等到端午后的大雨时才可将其弃于雨中。

我们让一人去买材料,一人看着粽子顺便学习怎么编织,过了一会儿,材料买回来了,可以开始做五彩绳了。所需要的材料只有五根不同颜色的线,首先我们先将两根线对折,以便找到中心,然后开始编织金刚结,编好后选一根线为主线,然后任取一根线来编结。先缠绕主线两圈,然后拉紧,另外的线也是如此,但是顺序不要弄反了,之后,我们编到了手腕可以缠绕的常住,然后取了一个珠子,将线穿入珠子的孔中,穿好后,剪掉了多余的线,五彩线就变得好了。

刚好粽子可以吃了,我们吃的自己做的粽子,觉得好吃极了。

端午节就这样结束了,而且过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我们家不怎么下雨,导致了我们系着五彩绳系了一年。

这就是我们的端午节,多么开心!多么有趣!

篇十二: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许多超市、摊铺都摆上了粽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粽香,吸引着嘴馋的我们。

但买的肯定没有自己做的有味道。于是我们一家回到外婆家包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包粽子。我洗好手,乖乖站在一旁,看着外婆熟练而快速的包好一个又一个,我嘴角上扬,心想:就这?有手就行,看我大显身手吧!

我拿起几片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叠成漏斗形,将糯米放进去,可是糯米并不肯在粽叶的怀抱里待太久,而是像滑滑梯一样滑了下去,一直滑到了桌子的“胸怀”上。啊,怎么会这样?试了几次,同样的情景再次重现。不是吧,我刚一开局就就栽倒了,我就不信了。

弄了几分钟,我彻底服了,粽叶已在我手中不成样子了。“这是你逼我的!”我指着粽叶说。“外婆,教我叠粽叶呗!”没办法,只好请求外援了,我拿着破烂不堪的粽叶道。“哎哟,你看看,都不能用了!”外婆佯装责怪我,还轻轻拍了我的手。过外婆的指导,我再次尝试……噔噔噔,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嗯,模样还不错,我就说难不倒我吧。

下午时有龙舟可看,等我们到江边时,江边已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进人群中,找了个好位置。楼龙舟停靠在江边,一群身手增强体壮的汉子在一旁休息。啧啧啧,看这肌肉,一拳下去,我不成了肉泥了?

选手们陆续上了龙舟,我搓着手期待,有好戏看啰!比赛开始了,“一二,一二……”选手们喊着整齐的口号划船,江中水花四起;“加油!加油……”岸边的人们也齐声呐喊,为选手们加油打气;龙舟上的鼓手也不甘示弱,“咚咚咚”白鼓声点燃了比赛的气氛。几种声音交织成一曲激动人心的交响乐。不知为何,本来只是想来看看的我,也被带进了这气氛,全身热血沸腾……

比赛结束,人们心满意足地回家;江水恢复平静,而这比赛也成为人们饭后闲谈的一大乐事。

夜晚,明月当空,繁星点点,家家户户的窗户都飘散出一阵阵粽香……

篇十三: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每当农历五月初五,外婆家门前,原本卖松糕的小摊上就摆满了粽子,来光顾的人好多,生意自然特别好。那时,外婆家门前的大街上人流如潮,都争着抢着买卖粽子和茶叶,孩子们也纷纷跑到文具店,精挑细选,挑选自己喜爱的风筝,再约上几个好伙伴,一边嬉笑,一边头也不回地朝绿草地奔去。孩子们脸上挂着笑,像极了一面面小太阳。

每当到了端午节,从贪玩的孩子,到拄着拐仗的老人,谁不是一想到那软软的糯米,香香的馅儿,就不由自主地舔舔嘴露出幸福的笑容呢?粽子,就像是披着绿衣裳的娃娃,腰间还系着“细腰带”,十分可爱。让人感到回味无穷的,还有那个煮熟时散发出来的沁人心脾的香味。粽子,实在诱人。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我都会像个跟屁虫那样跟着外婆,总是喜欢拉着扯着外婆的围裙,嘟囔着嘴巴跟外婆撒娇:“外婆,外婆,我想吃粽子了,快要好了吗?”外婆总是回答:“别急嘛,快了,快了。”“那我能和您一起做吗?嗯……这样可能会快一些。”我恳求到。外婆笑了,说:“别急呀,你现在还太小啦,等长大以后,外婆一定教你做。”我听了,只好眼巴巴看着外婆包起一个接一个小三角,心中默默记下,盼望快快长大。

感觉白天好漫长。过了好一会儿,中午到了,我们一家子坐在圆桌旁,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孩子们总是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边把脑袋凑在一块儿讲悄悄话。我轻轻剥开粽子外边的粽叶,大口咬下软软的糯米,一瞬间粽子的温暖流入心田。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来,贪婪地享受着粽子的美味。

现在因为繁忙,在端午节假期间,我们一家基本就不回老家过节了。不过虽然不在家乡,但是端午节的快乐与温暖是无处不在的。看,外婆的一大箱粽子已经“端坐”在客厅里了。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拆开了快递,取出一串串粽子,急忙递给妈妈,说:“妈妈,您看外婆的粽子又来了,快点儿,快把它煮了,我们一起吃吧。”妈妈接过粽子,慈爱地说:“好,好,别急,粽子又不会长脚跑了。”过了许久,我和妹妹的肚儿再次不争气地叫了,粽子那浓浓的香味便早已透过了厨房的门,混合着板栗的味儿,在客厅乱窜。那可好,让我的口水不停在嘴里打着转。

“来喽,来喽!久等啦!”妈妈端着一盘又大又香的粽子来到客厅。我见了,急不可耐地说了一声“谢谢妈妈”,就毫不客气地抓起一只,剥下绿绿的粽叶,迫不及待地咬了来,放在嘴中细细地,慢慢地咀嚼。我望着大个儿大个儿的粽子,突然明白过来,这粽子,不仅因糯米,肉,栗子而饱满,而且包含了家乡的亲情,外婆的爱。不仅是纪念屈原,更是家人欢聚一堂的快乐,这就是端午节。我想即使不能回家,吃上一口热乎的粽子,也会想到亲情的温暖吧。

待到大家一起坐下,儿时的回忆,再次浮现在眼前,端午节的温暖,也再次围绕在我们的身旁。

篇十四: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陈禹睿

端午赛龙舟,可我们东北不止这些,我们还会让小孩子们在一起抢香包,香包在时间内抢得最多的队伍就有好东西哟。

我们三人一组,分为五组,我可是村中小诸葛,很多人给我好吃的,想跟我一组,可我告诉他们,梁山泊的军师——无用。我找了身手高超的小李头,还有跑得最快的小马子,我们三个一组,简直天下无敌。有神机妙算的我,四肢发达的小李头,还有快如离弦之箭的小马子,不得第一都说不过去。比赛很快开始,别人都四散开来,我们也不甘示弱。

我们走到一间房内,东找西翻,一顿操作猛如虎,翻箱倒柜后,成功找到一个香包,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香包到手了,我们再接再厉,又陆陆续续收到好几桶金。这时来到了一个街口,我一眼看到一个角落中露出几根毫毛的香包,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又来了一队,我定睛一看,他们只有两个香包,“不行,不能给他们。”小马子说,“对,不能给我可不愿到手的鸭子飞了。”小李头说。于是我们六个打成一团,你锤我一下,我踢你一脚,我们大战了800回合,依旧不分上下,他们的头领对我说:“军师,要不石头剪刀布吧,这么打下去也不是办法。”“行,一言为定。”于是,我们开始,三个回合后,我大获全胜,太好了,又收了一个香包,目前我们已经有八个香包了,不知别队如何?我们去榜前一看,我们第二,第一有十个。不行,要加油了,我们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成功又拿了三个,目前我们第一,Good!

现在香包被抢了,该队伍之间抢了,我保护好11个香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第二名的手里抢下两个,而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小马子也不错,用它那像闪电一样的速度奔向另一队,把香包全部拿走,真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了,不过我喜欢。小李头也大开杀戒,抢来了五个香包,香包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入,现在场上只有三个队伍,比赛也接近了尾声,这时那两个队抢了起来,我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个队伍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只好放弃比赛,我们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偷偷摸摸的偷走了香包,终于赢了,太难了,“也不知道会给什么好东西。”小马子说,“不知道。”小李头说。这时,一个叔叔走来,对我们笑了笑,说:“给这是你们的奖励哦。”我们一看,是三包糖果,叔叔又说:“香包也是你们的。”“太好了。”小马子一蹦三尺高,我们吃着糖,闻着香,真美呀。

篇十五: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郑慧琳

又是一年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到。老妈今年要按照东北的习俗来教我们折纸葫芦,和柳枝、艾叶挂在一起来增加节日的气氛。

“可以做手工?”我和老妹随满腹狐疑,但还是三下五除二地准备好彩纸、胶水,就等老妈一声令下。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首先,我们各自选了一张自己喜欢的彩纸。跟着老妈比葫芦画瓢般先将彩纸边对边折好,再把折好的一边向相反的方向折,“注意要把两边折的大小有区别。”老妈边示范边指导着……

“这也是太简单了吧!对我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心想。

老妈仿佛洞察到了我的心思似的;“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哦!这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儿啊!折叠的时候一定要压平、压平、再平。”

我和老妹儿不厌其烦地用手腕儿一遍一遍地压着,接着就像折扇子那样正面折、压,反面折、压,每次都要把纸折好,压的平平的,折得越平均压得越紧,折出来的葫芦就越精致、越好看。每折一次就会押一次,手捏不动了就用拳头,拳头压不住了就用胳膊来按,就差用脚来踩了,等我们精疲力尽的时候,发现更难的好像还在后面等着呢!我和妹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张大长方形的彩纸,折成一个像小弹簧一样的东西。接下来需要像剥鸡蛋壳一样,把褶皱全都从中间分开,分开时注意,要边分边捏。分完你会发现成了一个许多字母“v”一样的图形。我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撕开,生怕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就把葫芦给撕坏了。妹妹哈哈大笑:“有这么小心的吗?不就是个纸葫芦嘛!坏还可以重新折呢。”“那又怎么样?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妈很快就打断了我们俩的争吵。接着把“v”倒过来,再撕另一边,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撕不动可以一点一点的撕,捏着根部撕,既撕得好又不易烂,真好!

“别太高兴,还没好呢!”老妈不屑一顾地白我一眼。拿起个折好的侧立起来向外一翻,就成了一个莲花样的葫芦。再反过来一抻一合就成了一个葫芦娃般的葫芦。“怎么这么真神奇?”妹妹两眼放光的问。

“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挂纸葫芦呢?”“因为有一个民间传说呀!”妈妈笑着回答。“据说天神要降灾于这个小村庄,打算五月初五这天投毒药。可是村里有一个善良的小伙子,天神不愿让他受牵连。就让他在端午节这天,在门口挂上些纸葫芦,就可以躲过这些灾难。善良的小伙子不顾泄露天机的伤害,将此消息告诉了村民们。结果当天因为葫芦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嘴细肚大,易进不易出,有去毒的作用。所以当天那些纸葫芦把毒粉吸的干干净净,村民得救了。泄露天机的青年却变成了一尊石像,从此挂葫芦就流传了下来。好啦!咱们也来挂葫芦吧!”我回过神来用线穿进葫芦中间的小洞里,再用彩纸做葫芦的穗子,在把另一端栓在柳枝或艾条上,挂在门口和窗户上就大功告成了!妈妈还说;“葫芦的肚子里塞满艾叶和香料,也可以当做香囊使用,防治蚊虫叮咬。”

一阵微风吹过,葫芦随风摇摆。我仿佛闻到了几丝清香……

本文地址:https://www.bqzwb.com/zuoweizaiti/htxz/1341378.html

  • 标签: 家乡 端午节 风俗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精选15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家乡的风俗端午节(精选15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笔趣作文班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11652号-6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