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作文班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话题作文 > 家乡的习俗作文(通用30篇)

家乡的习俗作文(通用30篇)

 作者: | 阅读: 4.93W 次

篇一:家乡的习俗作文

家乡的习俗作文(通用30篇)

作者:田汉喆

春节,我的家乡莆田是这样的风俗:大年初一和初五早上大家吃面,是那种细的面,又称为太来面、妈祖面、长寿面,寓意幸福美满,健吃完早饭要去新明友家拜年,说一点吉利的话。

大年初二不访友,是为了警告大年之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规定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延至至今天,

大年初三是给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祝寿。

初四过大年,晚上,全家人又重新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过大年。

篇二: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庄奕扬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不同,风俗习惯也就不同,我的家乡莆田有这样的风俗。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灯笼,还有在大厅摆上辞年的祭品。祭品也是有讲究的,要“六斋”、“十味”、线面、红团、鸡鸭鱼鲜,蜡火高烧,香烟缭绕,还要摆上“五果”,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烧“贡银”“天金”。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初一和初五早上要吃线面,寓意健康长寿,幸福美满。初二不访友。初四小年,全家又围在一起吃团圆饭。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欢迎大家来我家乡做客!

篇三: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田思菡

正月初一,我挨家挨户去拜年,所有亲戚我都去过。正月初一也叫初一早。初一早还得烧香,吃长寿面,长寿面又名妈祖面,是莆田人过节过生日的时候都要吃的面。初二是个不能串门的日子。初三是足不出户过大寿。初四过大年,剩下的就是最热闹的元宵节了。

我们这边是从十一开始闹元宵一直闹到十六才结束。每天晚上锣鼓鞭炮声,还有围着火堆的一群小伙子在那摆了棕轿,这是我最想看的一项节目。一直进行到十五晚上,到了十六就是出游了,所有的菩萨都抬出来,从村头游到村尾。看热闹的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篇四: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陈诺然

农历大年30,又称“除夕”是我国民间传统守岁的重要日子,过了除夕,就是新的一年了,到了晚上开始“围炉”,全家欢聚一堂,团团圆圆。“围炉”后长辈会给孩子发压岁钱,寓驱邪之意。初一早上,必吃妈祖面,象征平平安安又一岁。初二那天,都不互相串门,因为这一天是“探之日”,初三这天是开店门,是给60以上的老人祝寿,初四这天俗称(做大岁),大家都围在一起,喜气洋洋,这就是家乡莆田的习俗。

篇五:家乡的习俗作文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泱泱大国,各地区各民族过年的习俗都不尽相同,我的家乡灵宝,汉族过年的习俗大致是这样的:

进入腊月,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大人、小孩都在为过年准备着。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腊八粥里有黄豆、绿豆、江豆、花生、小米、大米、红枣和饺子,放在锅里煮熟后,再把同时准备好的浇汁(豆腐丁、胡萝卜丁、白萝卜丁、调料)浇到盛出来的粥上,放到院子中间准备好的桌子上敬天神。之后,才和家人一起吃。

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家家要包饺子,买糖瓜。晚上,要送老灶神升天。全家人要把准备好的对联贴在老灶神像的两边。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老灶神面前的桌子上,摆上糖瓜之类的祭品。全家人还要在老灶神像前,烧香,行礼,最后把老灶神像揭下来烧掉。

过了腊月二十三,人们就更忙碌了:杀猪、宰羊、买菜、磨面、蒸馒头……

到了除夕这天,人们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而且每家的门口都要放上一根挡财棍。人们还要煮饺子,年夜饭做好了以后,要把新请的灶神贴上,贴好后,还要敬神,放鞭炮,最后全家人才一起吃年夜饭。吃完饭后,长辈会给小孩子发压岁钱。这一夜,人们还要熬夜,称为守岁。

大年初一,在敬神和放鞭炮后,全家人开始吃早饭。饭后,人们就开始相互拜年,互致新年祝福。

从大年初二开始,人们相互走亲戚,拜年。

到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家家要吃元宵,门上要挂灯笼,小孩也要提着灯笼,聚在一起比比谁的灯笼好,玩得可开心了。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六,年就过完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篇六: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黄承义

在我们莆田元宵节盛况赛过春节。近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某个村过元宵,就有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祈求来年日子更红火。入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

元宵节,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同时莆田还有“总元宵”和“妈祖元宵”习俗。总元宵实际就是文艺“出游”。“出游”队伍有马队、妆阁、彩旗队、十音八乐、舞龙戏狮等。从早上8时一直游到晚上12时后回宫庙,热闹非凡。妈祖元宵的风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妈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已有多项民间元宵特色民俗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

篇七:家乡的习俗作文

程悦然

我们安庆的习俗有发红包,吃年夜饭,祭门神,那么就由我来和你们讲讲我过年那几天的快乐吧!

在腊月二十四这天,奶奶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剁肉馅,擀饺子皮,杀鸡,去黄墩买菜。食材可真多,有我爱吃的土豆,莴笋,豌豆和牛肉。

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奶奶早早的就起来了,走到厨房里,把鸡切块,放到锅里煮鸡汤喝。然后我们早早的吃完中饭,奶奶又开始准备食材了,我呢没什么事干,就在旁边帮奶奶试菜,吃了一口又一口,然后就去帮爸爸贴对联,我和姐姐帮爸爸手都累死了。到了四点多,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给我和姐姐红包,我特别开心。

每当过年这几天我都特别开心,因为不仅可以收到红包,还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你们老家的习俗是什么呢?

篇八: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黄舒晴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古老节日。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春节也很热闹。

初一早上,家人会去每个宫庙烧香,祈求一家人平安健康。早上要开门放鞭炮,每家每户都要煮线面拜神明祖先,拜完,全家共吃线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长寿。初二不出门,不去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初四是过大年,做大岁。是为了纪念被倭寇侵犯的历史,所以这一天和大年三十一样重要。

莆田闹元宵,从初六到二十九结束,是全国最长的元宵节。元宵节的活动五花八门,热闹非凡,是民间的狂欢节,人们都期盼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家人团团圆圆。

我们不仅要享受元宵节的快乐,还要让这些民俗节日好好地传承下去。

篇九: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田晋福

除夕到了,我和一家人一起说说笑笑地吃年夜饭。饭后爷爷、奶奶给我了两个红红火火的大红包,然后又喜气洋洋地放了鞭炮,放完鞭炮,我想起了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正月初一早上,我吃了长寿面,还放了鞭炮,这是因为庆祝新一年的开启。

正月初二,是一个不能出门的日子,这天被人们称为“探亡日。”

正月初四要过大年。因为曾经倭寇入侵了莆田,给莆田人民带来伤痛,除夕大年没过好,所以才有了初四过大年的习俗。

正月初五,早上再吃一次长寿面,寓意着幸福美满。

这就是我的家乡习俗。

篇十:家乡的习俗作文

人们常说:“最美不过家乡水”我的家乡虽然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优美。

因为在延吉朝鲜人较多,所以有一些朝鲜人节日这边也有,如8月13日老人节: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并将8月15日定为“老人节”。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节日的餐桌上,也会体现出长着为上。最长者要坐在正中位置,以示在家人中的地位。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开饭时长着先动,晚辈方可开动用餐。晚辈给长辈敬酒时要侧身饮,不可直接对着长辈。否则会是不敬之举。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为家乡敬老风俗感到骄傲!

刘悦辰

篇十一: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黄雅丽

吃过了除夕的夜饭,就是新年了。大年初一干什么呢?当然是去拜年啊!

天还没亮,还不等我们爬起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把我们吵醒了。真热闹啊!黑夜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街道上有人打着手电挑着担子往着寺庙的方向去拜佛拜神。看到这一幕,我们也开始着急的做准备。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也踏上了去寺庙拜神的路。

到了寺庙,我都被震惊了,那是一个壮观的场面。寺庙内外人山人海,乌压压的一大片,已经把寺庙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才挤进来,终于见到几尊佛像,个个不同,有的看起来严肃端庄,有的看起来嬉皮笑脸,有的看起来和蔼可亲。在我们一家子虔诚地拜拜后就要准备回家了。收拾东西,我们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这拜神太有趣了!下次我一定还有要去。

篇十二: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张峻豪

每到腊月二十九这天,大家都会蒸馒头。我们家也不例外。姥姥这一天一般回正普通的馒头和棒子面做的窝窝头。而奶奶却会蒸粘豆包和枣卷。今年春节,因为有了妹妹,所以爷爷和奶奶都来到了我们家。在二十八的晚上,奶奶就活好了白面和棒子面,等待一晚上“发面”。到了二十九的上午,他们就开始做了。娜娜从冰箱里拿出豆沙馅,用擀好的棒子面皮包裹住一块大大的豆沙馅。这一个粘豆包就做好了。枣卷就是将白面干成长方体,将蜜枣放到上面裹起来,就这样一个个拼起来,用好几十个正阳的小枣卷,拼成的大枣卷可是很漂亮呢。

我在这是也会帮帮他们,做一个圆形的小馒头,挥着做一个小枣卷。做好后,放进锅里,正上一会,然后就放进冰箱的冷藏室里。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加热一下。每当看着姥姥和奶奶在一起有说有笑,互相学习的背影,感觉无比的快乐。

在接下来的几天,除了除夕吃饺子,和其他一些时候。都会一直吃这些。

篇十三:家乡的习俗作文

苏子林

放鞭炮,穿新衣,守岁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有没有很明显呢?对了,就是过年。

不知道一提起过年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做一名忠实的吃货,我最近想到的当然是香喷喷,美味可口的年夜饭了!想想那些吃的,我的口水就不住地流。可乐鸡翅,红烧鸡肉,肉圆子……有没有心动?最最关键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叔叔啊,哥哥啊,阿姨啊,都不远“万里”了,在这里来“赏脸”吃一个团圆饭,那个场面是不是很温馨?

初一的时候,有没有过早上被父母从床上拉起来,然后洗漱去拜年的经历。我的老家在沙里面,记得今年初一去拜年的时候,腿都快走断了,而且那天还下了雪,路上有一些滑。然后,我就一路慢慢的在那里走。后来因为我走的太慢,爸爸又往回来找我。在一波三折之后,我和爸爸总算来到了要拜年的地方。那个时候,都中午了!于是,我和爸爸就在那里吃了饭。吃完饭之后,我就走了。爸爸一个人留在那里,和那些我根本不认识的亲戚聊天。

我家的春节在正月初二结束,所有人的生活都恢复平常。在初三我和家人也就应该走了。不知道,你们家乡的春节是什么样呢?

篇十四: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黄姚晨

初一早上莆田人必须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吃妈祖面。

莆田人的年龄限定,好像就是传统意味里初一早上吃一碗莆田线面(也指莆田妈祖面)就涨一岁。线面又称太平面、妈祖面、卡长寿面,寓意幸福美满,生活五颜六色,团圆幸福。

篇十五:家乡的习俗作文

抓周

徐舒婷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不一样的品味,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语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五十六朵民族之花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风民俗的风情画。

说起民风民俗那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我的家乡——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小孩子抓周风俗。

抓周是东南国家的风俗习惯,起源于中国魏晋南北时期,是一种婴儿周岁时预卜其前途的风俗。新生儿周岁时,家人便会在其面前摆放上各种物品,任其抓取。不同的物品有着不同的寓意:算盘寓意婴儿以后会经商;书本寓意以后必定好学;笔寓意以后有可能成为作家……

当有小孩一周岁的时候,便会聚集亲朋好友进行抓周。我亲眼见过的便是一位舅舅家的妹妹一周岁时进行的抓周。那天我跟随爸爸妈妈到舅舅家时,抓周已经快开始了,我趁他们不注意偷偷跑进妹妹的房间。只见妹妹身穿红色的连衣裙,头上用红色的小皮筋扎着两个小辫儿,小脸蛋红扑扑的。陪妹妹玩了一会儿后就被爸爸妈妈抓了回去,因为抓周快开始了。

我一看,东西还真多:毛笔、算盘、镜子、蛋、小汽车、习题集、红包……这些东西,一一罗列在桌上,琳琅满目。经过多次的调整之后,妹妹的爷爷奶奶才满意,笑着点了点头,显得十分激动和开心。妹妹坐在一堆物品前,不知所措,一脸茫然的看着我们。我着急地朝妹妹喊:“妹妹,快看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来抓一个!”妹妹果然冰雪聪明,一下就听懂了我的话,她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向了她面前的物品。看到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东西,她顿时兴奋起来,舞了舞她的两只小手,眼睛定在了她面前的算盘上。“难道是算盘鲜艳的颜色吸引了她?”我心想。只见她把小手放在算盘上拨弄了两下又移开了。“哎,与金融家失之交臂了!”我正叹息着,却见她把目光又慢慢移到了左前方,那儿摆放着书、尺子,还有毛笔,她看中了哪一样呢?妹妹好像是看到了她喜欢的东西,身子往前一扑,一把抓起了毛笔。“哇,抓得好!抓得好!”外公、外婆开心地欢呼起来,妹妹好像也受到了鼓舞,握着毛笔,举过头顶兴奋地挥舞起来。那样子,好像是捡到了什么宝贝一样。妹妹嘴里“呜哇呜哇”地喊着,不知道说些什么,还时不时冲我和妈妈傻笑,口水都要掉下来了。可是妹妹又把笔放下,众人见状开始起哄:“去拿红包!“”别愣着,往前爬!””去抓书,快去!”妹妹似乎听懂了,开始慢慢往红包方向爬去。众人又开始喊:”别去!别去!”还有人开始诱惑妹妹:”宝贝,拐个弯,去抓书,抓到了,叔叔请你吃糖!”还有人则蹦蹦跳跳扯着嗓子:“去抓别的,快去抓别的!”最终,妹妹在噪杂的声音中选择了——蛋和习题。众人连忙欢呼道贺,妈妈边鼓掌边笑着告诉我:“鸡蛋寓意为“金蛋”,暗示着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善于理财的人。抓到书寓意会读书,适合做学者、专家。”“哦!哦!哦!原来是有讲究的啊!”

看着眼前的一切,回味着刚刚抓周的场景,我不禁回想着一个又一个代代流传的民俗:小年的扫房、办丧事时的守夜、端午节时糯糯的粽子……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到,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是老祖宗对生活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万千劳动人命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寄托。抓周,不就是对小孩的未来寄寓美好的期许吗?你看,摆放的那些物品中,哪一样不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篇十六: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黄啟东

在莆田除夕大年三十叫做岁,初四叫做大岁,这是有历史原因的。相传明朝年间,一次大年三十准备过年,倭寇就闯进来,杀害老百姓,有一些人躲在山上,后来倭寇被打跑了,人们回到了家。他们想这次年没有过好,所以大家决定初四重新过一次年,从此初四为大年,从那以后,初四做大岁就代代相传下来。

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篇十七:家乡的习俗作文

王心茹

家乡的春节在腊月差不多就开始了。一大早,我就跟我奶奶忙碌起来,剥蒜皮、打醋、泡蒜、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没做这就是泡腊八蒜,除此之外,还要熬腊八粥呢,因为今天就是腊八。

腊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过小年,天一黑,天空就被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点亮了,奶奶也不例外,随着爸爸加入放鞭炮的行列,而奶奶则忙着烧香拜佛呢。

过了二十三,每家每户还要大扫除一次呢!并且还要把过年用的吃的准备好,到了除夕则更热闹,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年夜饭。在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并且还要在门上贴对联、挂灯笼,而到了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每个人都坐在沙发上看《春晚》、守岁。

正月初一街上空无一人,都去哪里了?男人们在午前赶到亲戚家拜年,女人们则在家里待客。除此之外,小孩子还会在这一天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正月十五是传统节日”元宵节”家家户户会在家里吃汤圆,白天可以逛庙会,晚上可以去街上看花灯。

春节大多在正月十九结束,一切都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小孩子们都去上学,大人们都去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了。

篇十八:家乡的习俗作文

王琪元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这里属于东北地区,在这里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延续下来的。

在我的家乡每年到端午节这天,我们要带五彩线、要去山上采艾草戴在耳朵上,说是驱灾辟邪的,还要包粽子吃。当然我最喜欢的就是吃家粽子了,美食从来不会辜负一个小胖子。在端午节前两天姥姥就会把粽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食材:江米、大黄米、红豆、红枣。到了初五这天,姥姥就开始包粽子了。姥姥先四片粽叶,用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用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的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形状,然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江米、红枣等,然后就用线绳绕上几圈,一捆,一个有模一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不一会,一排排的“粽宝宝”就整整齐齐的站在桌子上了。我看着姥姥轻松地把粽子包好,不禁跃跃欲试,也拿起粽叶学着姥姥的样子把几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把食村放进去,正要拿线绳捆绑时,结果“唰”的一声,来了个“天女散花”,米洒了一地。我心里想:”原来包粽子并不是那么简单啊!”最后在姥姥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功了,虽然我的“粽宝宝”没姥姥的好看,但我还是很开心的。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也很充实,因为我又学会一个样新本领。

当我们全家人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的香甜美味时,也想起了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我想这位先人的精神将激励着我砥砺前行,他的诗篇也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篇十九:家乡的习俗作文

你问我,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是庆元的一个小山村,也不是很小。我也不知该如何形容,反正在我眼里它是挺大的,我每年暑假寒假都要回老家。以前山路很弯,我每次回去基本上都要吐,吐着吐着都习惯了,最次看见路上的弯道很多的标志,都想吐

我家乡过年的习俗,我们家乡不是有个文化礼堂的吗!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今年没看成。但按照以往的形式来,舞台上会有很多的妇老乡亲们在上面表演,有唱歌、跳舞、小品等众多节目,很多人拿着手机拍照录视频发到朋友圈里。过年吃团圆饭,但是今年不比往年热闹。晚上要守岁,年过了长大一岁,烦恼也增加了。晚上鞭炮的声音响个不停。

我爱家乡的美景习俗,家乡我爱你

篇二十:家乡的习俗作文

我的第二个家乡在东北,那里过年的习俗就是吃饺子。

冬至包饺子,过年也要包饺子。饺子的馅料有很多种,有肉馅的,还有素馅的,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芹菜肉馅的。再配上一口冬至前腌制的腊八蒜,那真是太美味了。

包饺子的第一步是发面做饺子皮。用水把面调成面絮状,再揉成团醒发。面发好后,把它搓成长条,再掐成小团,就可以擀饺子皮了。

在发面时可以进行第二步,调馅料。把肉馅和蔬菜用绞肉机搅碎,放入盐,料酒,葱姜等调料,顺时针搅拌,饺子馅料调好了就可以包了。

第三步,包饺子。把馅料放在饺子皮中间,用双手按住饺子皮的边缘,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接下来,一个,两个,三个……最好是吃多少包多少,这样避免浪费,现包的饺子也好吃。

过年时,还可以把洗好的黄色五角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了,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有好运的。

篇二十一:家乡的习俗作文

何灿阳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一句话二十三烙火烧。

在腊月二十三,我们家也与别人家一样,都要烙火烧,火烧与馅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烙得脆脆的面皮与中间那鲜嫩可口的馅,只是回想起来就又觉得饮肚子里的馋虫被勾起来了。

腊月二十三早上刚醒来就就能闻到已经快好了的火烧,还能听到正在厨房忙碌的爸爸妈妈的声音。

起了床。便看到把已经好了的火烧往外端的爸爸,爸爸把火烧放在桌上看见了我于是对我说:“快去喊你姐姐出来吃火烧。”叫醒了姐姐后。使看见那正在冒热气的火烧,我想也不就拿起一个吃了起来。咬上一口,那味儿真是好极了!不说那迷人的香气,也不说那诱人的色泽,还不说那酥脆的表皮。只说那美味的馅儿就令人难以自拔。

我三下五除二的吃捕掉了这个火烧,爸便无奈的说:“怎么不等它凉一点再吃呢?”我这时才反映过来那真的很热。

不过,那天我非常开心。

篇二十二:家乡的习俗作文

胡刘畅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普天同庆,阖家欢乐。虽然各地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碌的繁荣景象。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天黑的时候,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大家围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伙伴,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像彩虹一样,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晚》,家家灯火通宵,热闹极了。

大年初一,天不亮,我们就起来了,我们换好新衣,爸爸变得更帅了,妈妈变得更美丽了。接下来就是拜年了,我们在那一天玩的好开心。

一眨眼,春节结束了,我们有的上班,有的上学。

篇二十三: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黄芷瑶

春节对于国人来说是个古老而又神圣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地方不同,所以风俗习惯也就不同。我的家乡莆田习俗是这样的。

初一这天,清晨起来大家换上节日盛装,燃放鞭炮,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寓意“福寿绵长”。

初二不串门。初二在莆田是禁忌日,人们不敢相互串门。此习俗源于明嘉靖年间,英雄戚继光勇歼倭寇的故事,相沿至今。后来初二这天就成了朋友、同学之间聚会的日子。

初三为祝寿、回娘家日,这天人们都给都会给60岁以上的老人做寿。新嫁娘,这一天由老公作陪,回娘家给父母拜年。

初四是最特别的风俗。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重过一次年,俗称“初四做大岁”,此习俗同源于倭寇窜犯莆仙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一大事件,莆田地区都把时间改为正月初四晚重新过年,叫做“做大岁”,把大年除夕王称为“做小岁”,相沿至今。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吃一碗面,然后出门游春或探亲访友。

初六到二十九是莆田的元宵民俗活动,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莆田人闹元宵,主要以菩萨巡游为主。

这就是我家乡福建莆田独特的春节习俗。

篇二十四: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吴紫萱

过完年我们都长了一岁,但是我们了解家乡的习俗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节的习俗吧!

初一和初五早上,人人都要吃一碗莆田线面,又称太平面,妈祖面,长寿面,平平安安又一岁。奶奶说:“吃长寿面要先吃面再喝汤,如果先喝汤,以后出门会淋雨。”

正月初二是不让串门走亲戚。初三就是给60岁以上的老人做寿的好日子。初四过大年。莆田独有的习俗是因为相传倭寇大举入侵,戚继光是我们莆田的抗倭英雄。

正月初六到二十九是莆田独有的元宵节,有菩萨巡游,也有爬刀梯……烟花爆竹,锣鼓喧天,但是今年因为疫情取消了,虽然没那么热闹,但是空气比以前好多了。妈妈说:“保护好环境,每天都是春节”。

篇二十五:家乡的习俗作文

惠彧宸

除夕前,家家户户早早地都忙着囤年货:买鸡、鸭、鹅、鱼肉、新衣、春联……样样俱全。

除夕,各色各味的菜铺满了饭桌,香飘十里,让人馋得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人们有说有笑,热闹非凡。桌上,大人们边说边敬酒,小孩子们吃上了甜甜的糖果,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里,真是美好!

说来,孩子们最期盼的事就是收红包了。听爷爷说,古时候有一个小妖名叫“岁”,经常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用手摸熟睡了的孩子的头,之后会变傻。一对夫妇年事已高,怕“岁”找上门儿,就用红纸把铜钱包起来放在枕头下。没想到竟吓跑了小妖。因此,大家都会在大年三十时守岁。

当晚夜空熊熊燃起火花,绚丽多彩的烟花瞬间爆满了天空,短暂但美丽。炮竹声日夜不绝,家家灯火通宵。小孩子们在院子里挥舞着烟花棒、玩炮。大孩子们看着春晚包饺子。老孩子们跟朋友吹吹牛,凑热闹……直到夜里12点才收工。

元宵佳节之际,处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氛围。广场中心,人们你拥我挤,人山人海。天空一瞬间出现了万紫千红的烟花,争先恐后,美丽极了!一瞬间,天空炸出一朵朵“蝴蝶兰”,逼真极了,接着一颗颗流星似的烟花把乌漆的天空染成了白昼。噼里啪啦,一颗颗礼花腾空四起,在黑暗的天空中绽放,如金光闪闪的金环、飞舞的流星缀满天空,又似闪烁的繁星。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微波粼粼的湖泊中,宛如鱼儿似的在水中游来游去,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篇二十六:家乡的习俗作文

可然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虽然它没有春节那么隆重的气氛,但它却寄托了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投到汨罗江里,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和插艾叶。

到了端午节就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了几片事先泡好的粽叶,把粽叶卷成圆锥体,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几颗蜜枣,一会一个粽子就包成了,奶奶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清香四溢。

在奶奶包粽子的时候,我和叔叔也忙个不停,那就是插艾叶,我把艾叶用红毛线捆好,叔叔把捆好的艾叶插在屋门上,传说这样可以辟邪福。

这便是我家乡的习俗,他将会永远陪伴着我,无论是儿时的回忆,还是长大后的思念。

篇二十七:家乡的习俗作文

603班王海萌

姹紫嫣红

春风拂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朗诵者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我们又迎来了传统的节日春节,

每年春节,回到家乡,从腊月二十五开始过节,浓浓的年味,弥漫了整座城市,从这天起,我们开始买吃的,用的穿的,喝的,我们广东还有一句俗语,年二八洗邋遢,到了腊月三十,除夕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大扫除,每家的阳台,燕子都挂满了,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床单衣服,大扫除后,每家每户都会开油锅,炸饺子,蛋散用来压年,但,我们过年一定会做的食物,有词用糯米粉做成后,再用菠萝叶贴为,底座瓷的种类有很多,菜包糍,薯包糍,寿桃糍,灰水糍,艾糍等:……;意寓人们工作和生一年比一年提高了。

吃完早饭就开始迎新春贴春联,大年三十,家每户都开始对春节做好准备,做好美味的团圆饭,一起观看春晚,大家的祝福都碰在了酒杯里,夜里热热闹闹,灯火通明,鞭炮烟花声不停,到了十点,家乡的鞭炮就开始响个不停,一直在等正月初一新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早上吃完饭,全部人都会去拜祖先,好求人民冤家幸福,万事如意,拜完后,大人带着小孩去各个亲戚家拜年,临时饮料,各种东西都当新年礼物送,还要放四米长的大鞭炮,大人和亲戚聊得很其乐融融,小孩们玩的很开心,但是我们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红包,再跟叔叔阿姨道声谢谢。便掉头跑去看看里头有多少钱?

院子里的柳树,随着春风吹拂着,春节慢慢的就结束了。

篇二十八: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徐子淇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我的家乡山亭东店的习俗是这样的:大年初九是我们村的元宵节,每家每户有出生男丁的必须去庙里拜拜和拜丁饼。

大年初九早上,早早地去庙里拜拜,还要把丁饼挑到庙里去拜。拜完中午还要做大餐,叫上亲戚们到家里吃饭。如果今年家里没有出生男丁就晚上煮大餐,朋友都到我们家吃。八点就开始分丁饼,可热闹了。有一个人在那边叫全村人的名字。旁边又站了十几个人一块喊,声音太大声了。喊到谁家的名字上前拿一下,我们家分了一百多个,这种丁饼好好吃。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篇二十九:家乡的习俗作文

作者:田泽宇

今天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莆田初四过大岁的由来。

莆田做大岁风俗全国独有,代代相传,至今已有400多年了,该风俗将可歌可泣的抗倭英雄史与传统民俗相结合,将民族精神传承至今。嘉靖41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至正月初一,倭寇被戚家军打败后才返回,由于家家户户都在避难没有过好年,所以决定在初四补过。莆田在明代开始就有一个习俗,过年要做两次大岁,大年三十和大年初四。莆田初四和大年三十一样重新过一次大年,规模一样隆重,仙游部分地区为初五。年夜饭的饭桌上,少不了主角饺子,汤圆,鱼,代表着团团圆圆年年有余,还有我喜欢的骨肉相连和虾排,每道菜都很好吃,这就是我家的过年习俗。

篇三十:家乡的习俗作文

我的家在东北,位于长白山脚下,松花江畔上。这里最具有特点的风俗就是过节扭东北大秧歌儿。

到了冬天,人们终于可以歇一歇了。拿起扇子,穿上色彩鲜艳的衣裳敲起锣打起鼓,扭起了大秧歌儿。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安静的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最具有看点的就是春节秧歌大赛了。只见十几几个村子秧歌儿队欢聚在一起,刚刚排好队,唢呐一吹,鼓一敲。大家排着节拍,像许多蝴蝶在翩翩起舞,看着观众眼花缭乱。只见一位领头头戴红绸带,手拿红手绢,腰带腰骨。动作柔美中带着力量。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笑得非常真实,是那么开心快乐,咚咚锵了,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音乐声直射天空,所有观众也被热情感染,纷纷站了起来。这场面是那么的壮观,让人激动啊!

美丽的东北黑土地孕育了热情、好客、大方、豪爽、开朗的东北人。

王希泽

本文地址:https://www.bqzwb.com/zuoweizaiti/htxz/1337927.html

  • 标签: 家乡 习俗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家乡的习俗作文(通用30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家乡的习俗作文(通用30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笔趣作文班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11652号-6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