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作文班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8篇)作文

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8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5.89W 次

篇一: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8篇)

“我们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却也看到了三千年未有的活泼鲜活的青年精神。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伟大的未来,做着三千年未有的大事。”在看剧的时候,弹幕上经常会有网友发出感慨:这么好的剧什么时候会有续集?有人说:“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

一代代人担负使命,一代代人为了责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读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竭尽全力,然后奔赴光明,如此,中华民族再现昔日之辉煌计日可待也。

他从风雨中来,一眼便看到了民生疾苦。蔡元培在漫天风雪中请陈独秀来,又在萧瑟的深秋送他而去;亲眼目睹吃人血馒头的鲁迅,大笔一挥写下《狂人日记》;李大钊从俄国盗取星火,振臂高呼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蔡公乃北大的一颗定海神针,他像是当时文人的一把保护伞,他不断抗衡政府和官僚的压榨,尽心尽责地庇护他的学生,想在黑暗中创造光明,可是,他又像大海里的一片孤舟,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踽踽独行,不愧毛主席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里,鲁迅先生有一把硬骨头,作为新文化旗手,他以文字为匕首,插入敌人心脏,面对反动当局的管控,他成为笔名最多的作家,“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如此说,便如此做了。

在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先生弃笔从戎,以文报国,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在当时的年代,李大钊先生在革命者、文人、学生、工人当中无疑是非常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他能拿起笔做好文章,也能扛起锄头耕好地,他站在街头振臂一呼,就有一大批拥护者。他用温良和睿智,担当和大义,把生死置之度外,铮铮铁骨,为民为国,一片丹心。他就是一座塔,他就是一座山。

剧中有一个人物让观众从厌恶到喜欢,在前面几集出场时,他顽固封建,不可一世,后面大家越发被他的可爱打动,大家钦佩他的卓越学识之余,又沉醉于其忠贞爱国之情,他就是辜鸿铭。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他曾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因其早年游历过许多西方国家,西方风土人情烂熟于胸,后来却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中国传统伦理纲常,民国十年,他头上还留着辫子,穿着中式大褂在北大讲堂授课,这些都引起了当时一些学士的不满。而后,很多观众却因为一篇《中国人的精神》,对辜鸿铭的印象大为改观。他认为中国人的精神是温良的,在这篇充满意识形态的演说中,显示出他作为一名演说家学术功力之深厚与思考问题之尖锐。辜鸿铭对于中西文化与文明的观察细致入微,应该无人能出其右。

篇二: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人人都说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的内容很精彩,在网上也拥有很高的评价。最近,我利用空闲时间完整地看了这部电视剧,感慨颇多。

最令人感慨的就是当时人民的不易与先辈的不屈。北洋政府和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民不聊生,人民生活真的不易。为了推翻黑暗统治,无数先辈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之所以能推翻黑暗统治,依靠的就是强大的人民力量,这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他们不屈服,因为他们知道这人世间在黑暗政府统治下的疾苦,他们不愿后代也如此生活。所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最终,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历史选择了共产党。

这部剧将课本上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不屈的近现代历史。比如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详细过程以及结果。他用幽默风趣且又不失礼节的语言把“保皇党”和“激进派”的斗争表演的淋漓尽致。其中蔡元培先生任北大的演讲词,真可谓是深入人心,给人极大的振奋。北京大学作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它是思想交流的新起点,它也是一个自由、爱国的学术领域。直到今天,它也是无数人心之所向的地方。

因为“抨击旧文化,树立新旗帜”这个信念,先辈们开始了新的征程。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狠狠地抨击了旧文化、旧制度。其中“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句话让我深深体会到思想的腐朽以及政治的黑暗。五四运动的胜利,他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深入人心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大地带来了一缕阳光,它沐浴了中华大地,在历史的进程中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标杆。

《觉醒年代》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陈延年、陈乔年的独立,李大钊、陈独秀坚持真理的精神,蔡校长的宽阔胸怀等等。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独秀说的这一句话:“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我们应当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我们这个祖国,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蔡元培先生说过:“宽容和厚道是我们读书人从小的习养。但是,宽容和厚道它不是没有限度的呀!”先生的话我谨记心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百年前“南陈北李"传佳话,现在山河无恙。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定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民定会更加幸福安康。

篇三: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年休假赶在疫情期间,在家的我又刷了一遍电视剧《觉醒年代》。

旧中国强权政治,他国之辱,在外敌坚船利炮的打压下苦不堪言,政权更迭,军阀割据,前路仿若扑朔迷离。不过总有这样一些可敬之士,他们在黑暗里蓬勃成长,在夹缝中绽放光芒,作为先行者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与道路,由此串起1915至1921年,中国由迷茫走向觉醒的六年时间,《觉醒年代》讲的便是这样的故事。

它把书里的革命家、新文化运动先驱们都拍活了,剧中陈独秀无畏、博学但也不拘小节,一出场就是衣衫褴褛大口吃饭的“干饭人”形象,随后又为了筹钱创办杂志“忽悠”别人买自己的字画;李大钊和赵纫兰夫妇这对“憨坨”姐弟夫妻的真挚情感;鲁迅趴在地上熬夜写完文章后的疲惫与释然……他们不再是我们读书时书本上那一串串冷冰冰的名字,更是一个个真实有趣而又鲜活的青年与少年。

易白沙和陈独秀从日本留学归国途中有一段夜谈,易白沙问“看什么呢?外面乌漆麻黑的,什么也看不见。”陈独秀回“看得见。”这个片段给我印象很深,陈独秀先生目光坚定,语调深沉,一瞬间都能感到走在那个时代最前沿的他正用这样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这些后来人。

那时候百家争鸣有相聚的热闹,也有日后分离的落寞。北大红楼里的教授编辑,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巨匠。李大钊是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古道热肠,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时就立志参与革命,回国后与工人阶级打成一片。北大校长蔡元培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大量引进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众家,造就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二十八画生毛泽东崭露头角,一篇《体育之研究》,“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无不彰显思想独到,见解深刻……无论是守旧派还是革新派,中国人的精神没有绝。学术上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在民族大义面前又默契地拧成一股绳。

那时有人吃血馒头救命,有人为国家一夜白头。“民众醒了,中国才有希望。”我在网上曾看到一段很感触的话,大意是说,我们以后来人的眼光,知道那些革命先辈一定会成功,但他们却不知道。那时的中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黑暗,前路虚无缥缈,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才是最大的可能。而《觉醒年代》中所描绘的这些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他们甚至无法肯定这些鲜血、牺牲是有意义的,是能为中国带来未来的。但他们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理想的追求之中去。站在当下历史回望,我们会认为他们伟大,然而他们的伟大与悲壮远比我们想象的深重得多。

我喜欢这部剧,因为它拍的是时代大格局,却有着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色。在电视剧中,我倾慕那一颗颗饱满而生动的灵魂。而最近,有看到所谓靖国神社居然成了一个可以讨论对错或是景点打卡的话题,更警示我们国耻不能忘!一代人的信仰、一代人的牺牲,一寸山河一寸血,百年风雨,先辈们点燃了黑暗中的火星,而我们要牢记历史,爱我中华!

篇四: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

——题记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以共产党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风靡一时,而我也被其精彩的剧情深深地吸引。

《觉醒年代》讲的是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这六年里,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开,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其中,穿插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

这部电视剧,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经播出,就迎来好评如潮。其中有很多微小的细节,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年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与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复古派人士一直存在着思想上的碰撞,双方斗争了多年。后来,刘世培因病不幸逝世,陈独秀不仅主持了他的哀悼会,还在哀悼会上表达了对刘世培深深的敬意和自己的悲伤。陈独秀要离开北大的时候,辜鸿铭、黄侃也相约为他送行,双方都为对方深深地鞠了一躬。

思想政见的不同,却不影响他们互相尊重。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涵养,还有对对方的理解与认可。不难看出,在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有着宽阔的胸襟与超凡的格局。这一点,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领悟。

印象很深的还有故事的开头,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人,有次出门来到了一个荒凉的地方——几棵枯树,一地枯草,一群将要饿死的人,天色也是昏暗的,没有一丝生机……因为混乱,来自四面八方的难民聚集此地,有老有小,可是却无法在此生存。陈李两人失声痛哭,因为中国的软弱,人民将要死去!陈独秀下定决心,对守常先生说,要成立一个党派,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去解救全国人民,李大钊非常的赞同。

生在新中国的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中国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现今我们的人民都是吃的饱,穿的暖,已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扶贫攻坚战取得了胜利。谁能想象到100多年前我们的同胞们生活会如此的艰难呢?

我未曾体会过那种生活,但作为一名学生,我可以做到珍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它是由一代代革命党人经过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以自己的方式去更好地报效祖国,去为人民服务。

纵观我国悠久的历史,每次大变革的背后,都有无数人献出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几千年岁月更迭,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

虽然中国现在已经走向了繁荣富强,但与个别大国还有差距,我们这代人就应该学习《觉醒年代》中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自己的青春去创造无悔的人生,用自己的青春,为我们大中华之繁荣而奋斗!

篇五: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最近,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电视剧火遍了大江南北,这部电视剧带我们穿越回了那艰苦的岁月中,百姓们是生活在怎样的压迫中,觉醒的中国人民是如何一步步自己站起来的!

这部剧主要讲的是:民国时期,中国的三位新文化运动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从相识、相知,最后因信念不同而分道扬镳为主线。而副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踏上追求民主的过程,生动的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看完之后,我被他们的行为深深的震撼到了。我无法想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唤醒沉睡的中华大地的。民智未开,君主懦弱,共和失败,山东被夺,国家危在旦夕。在这紧要关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深感民族危亡、国家危矣,他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去兴教育、开民智,教育当先,那么沉睡的中国终将有唤醒的时候。巴黎和会上山东主权存亡的危急时刻,这群热血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去呐喊;利用《新青年》杂志为思想阵地,奋笔疾书,痛彻不平。经过奔走呼号,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北洋政府最终妥协,拒签协议。李大钊、陈独秀深感这破碎的山河急需适合中国道路的革命思想引领。于是沉沦的中国里闪出一道光——中国共产党,于是无数革命先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奔跑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栉风沐雨、劈荆斩浪……

这部剧中给我留下深深印象的就是李大钊先生。“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化地球之白首,虽老尤未老也。”李大钊先生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对自己,对当时社会现状所立下的豪言壮志。在李大钊的短暂生涯里,他用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引导着无数的革命青年思想觉醒,鼓励着中国青年走上民主解放的道路,去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即使走向刑场,生命最后一刻依然毫无畏惧。

在中国的至暗时刻,正是有无数个李大钊这样的热血志士,为了中国的解放,哪怕前路坎坷,依然奋不顾身。盛世的我们何其有幸!青春年少的我们应当秉承先人遗志,胸怀民族之情、爱国之情,书写更多“清澈的爱,只为祖国!”这些爱国新篇章。

篇六: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最近终于把多次上热搜的《觉醒年代》追完了,这部剧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中的一部,主要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事实上,在看这部剧之前,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仅仅是课本上的一些文字,而且记忆也不深刻。看完这部剧之后,我深受震撼,对此有了新的认识。

觉醒,顾名思义即醒悟、觉悟。

“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这才是人生最高尚、最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的觉醒;《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的发表,一场场的演讲、一次次的调研,这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的觉醒;“能做事的做事,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是弃医从文的鲁迅的觉醒;满身伤痕,脚戴铁链,英勇赴死,眼神依旧从容坚定,愿意为国家牺牲,这是陈延年、陈乔年的觉醒……这是剧中主人公的觉醒。

当烈日炎炎下腿脚不便的老人因背着两三大袋粮食没站稳摔倒,被主子用皮鞭狠狠抽打,有工友不畏牺牲站出来时;当郭心刚因为青岛没收回来一夜白头,只能带着遗憾与无奈离去以此警醒世人时;当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为了丈夫守护的大家默默的守着自己的小家毫无怨言时……这是剧中小人物的觉醒。

习近平在回顾革命先烈的贡献时曾谈到:“他们信仰的理想正在实现,他们开创的事业正在继续,他们书写的历史必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最危险的时刻,总是冲在最前面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每一位“逆行者”;在郑州暴雨时日夜奋战在前线的每一位解放军战士;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每一位运动健儿……这是一百年后的今天,青年一代的觉醒。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深知自己的使命——立德树人,不忘初心,这是我的觉醒。

《觉醒年代》虽已落幕,但觉醒年代并未落幕。我们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共同谱写觉醒年代的续集!

篇七: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一百年的风雨征程,一百年的吾辈求索,热血青年奋勇而上,英雄烈士前赴后继。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邓中夏、赵世炎、郭心刚……他们有的曾在历史上绘留下浓墨重彩的段落,有的只留下寥寥数语的概括,有的只是偶然间我们才注意到的剪影。从明媚阳光的恰同学少年,到冰冷严峻的烈士墓碑,再到史书上或详或简的记载,那便是他们的一生。学生时代,我用彩笔圈住这段历史的考试重点,却没有深读细究这历史背后的悲壮故事;如今的我,带着光阴的体验,再次重温那段历史,好像读懂了他们的凛然大义和爱国情怀,更加钦佩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人生选择,也更加笃信我们今天是延续他们走过的路。

陈李入党宣誓的场景庄重严肃:是那“遍地鸿哀满城血”的现状,让他们心中燃起“无非一念救苍生”的火焰!“为什么要建党?”“不为什么,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南陈北李异地同时宣誓时,国际歌悠然响起,“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在那个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时代,他们选择了荆棘丛生的道路。幸好国家有他们,民族有他们,这才有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延年、乔年英勇就义的画面动人心魄:陈延年、陈乔年用其一生践行着“我们自己的路,我们自己走”——在码头做工为工友打抱不平;小心拯救碗里挣扎的蚂蚁;拾金不昧等失主到天黑;自立自强恪守“六不原则”;从信奉“无政府主义”到最终明白“奋起反抗才能救中国”……他们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少年离开的背影与被押上刑场镜头的混合切换,怎不让人心碎?去时还是少年身,归时只剩英雄魂,怎不让人唏嘘?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他们虽不能交汇,却都通往我们今日的幸福大道。

也许,站在历史后来者的角度,我们清楚地知道正确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条真真切切能够解救人民与水火之中,造福人民的正确的道路,是不容易,且危机四伏的。然而,无数的革命先辈冒着必死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在那黑暗之下,踩着泥泞和荆棘去寻找一条光明之路,哪怕不顾妻儿,四处奔波,流离失所也再所不辞!

看完《觉醒年代》,我深刻体会到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没有资格谈容易!我们的国家从过去的积贫积弱到今天的富强昌盛,我们的民族从过去的列强欺压到今天的复兴繁荣,这一切皆离不开仁人志士们的浴血奋斗,勇敢牺牲,离不开革命先驱们的披荆斩棘。他们,在自己的时代里破除黑暗和阴霾,才有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清朗和明净!归根到底,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皆是《觉醒年代》的最好续集。

篇八: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对于百年前的历史,除了教科书上那些晦涩难记的考点,你还知道多少呢?

百年前,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兀自沉迷在自己的美梦中。可知,美梦之下,哀鸿遍野,路有饿殍。

鲁迅先生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当时的鲁迅先生应是迷茫的,消沉的吧,当初他弃医从文,满怀一腔热忱,盼得是想要拯救已经深陷水火之中的国家,奈何仅凭他一己之力,却无法撼天动地。就像李大钊先生说的,我们在这个十字路口徘徊了太久。但那个混乱的年代,也是觉醒的年代。

泱泱中华四万万人,所有怀有振兴中华的有志之士只要能在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必将以飞蛾扑火之势,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百年前,有那么一群人,想要唤醒沉睡的中国。

“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这才是人生最高尚、最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的觉醒;《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的发表,一场场的演讲、一次次的调研,这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的觉醒;“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篇《狂人日记》开创了白话小说的先河,以笔为枪,以墨为锋,誓要击穿这些年来,政府对人民的压迫,陈旧迂腐习俗对人民的禁锢。这是弃医从文的鲁迅的觉醒;“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满身伤痕,脚戴铁链,慷慨赴死,眼神依旧从容坚定,愿意为国家牺牲,这是陈延年、陈乔年的觉醒……

历史是一个循环,但是,中国人的精神亘古不变。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是,在2003年非典中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亦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冲在最前线的每一位“逆行者”;在郑州暴雨时日夜奋战的每一位解放军战士;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每一位运动健儿……这是一百年后的今天,青年一代的觉醒。

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武汉疫情的青年医生——敬畏生命,不忘初心,这是我的觉醒。

《觉醒年代》虽已落幕,但觉醒年代并未落幕。我们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共同谱写觉醒年代的续集!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们所愿!

篇九: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他们最早醒来,却也最早死去。他们以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急切的救国之心,寻求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他们思想方向不同,他们信仰主义各异,但都无非一念救苍生。

“国之所以不昌,是因民智未开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创办《新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新青年》自从1915年5月诞生到1925年4月最终停刊,十年,弹指一挥间。在人的一生中却漫长到足以看见岁月斑驳,红颜鬓边也添了星星白发。十年中,《新青年》的语言形式从古旧文言到通俗白话,仿佛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千山万水;《新青年》的编辑部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又到广州,南北迁移中总是去往中国最“热闹”的地方;《新青年》的编辑人员从陈独秀“一枝独秀”到北京大学新文化人“轮流坐庄”,再到马克思主义宣传者的摇旗呐喊,风流辈出各领风骚。在这十年间,他们从演说家,变成革命家。“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李大钊,分别在上海、北京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自此之后,理想有了组织,信仰有了指引。

世人因生存无望,饱受压迫,变得麻木不仁。思想落后、制度落后,这是在中华几千的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国家陷入生死存亡之际。一些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上街游行。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或许种种阻碍可以抵挡天上的太阳,但抵挡不了民主的光芒,我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改良、改革都救不了被帝国列强瓜分、侵略的中国,救不了被封建思想禁锢了几千年的中国人。唯有流血的革命,唯有无畏的牺牲,才可以唤醒沉睡已久的国人。

革命中无法避免的就是牺牲。影视剧中陈独秀目送陈延年、陈乔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山高路远,异国他乡。意气风发的少年,步伐坚定,去追寻信仰。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镜头一转,他们脚带镣铐,踏着血水,奔赴刑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去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乔年在慷慨就义的时候说到。正如剧中所言“血水里开出的花,凋零在了最美好的年纪”。

现代中国依然面对着各种挑战,可中华民族有着新鲜的血液,便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着数万,举国防,月余,疫除,终胜!武汉疫情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广大青年满怀赤子之心,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铮铮誓言在这盛世激荡着。广大青年以青春之我、奉献之我,勇于担当、勤于作为,用青春的力量去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作为90后的我们,感恩先辈们无私的奉献,我们也有自己的使命感,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已对接历史,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

篇十: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我在追剧。每当《觉醒年代》的前奏响起,慢慢跟随着画面,一步步融入其中,仿佛自己也其中一员,仿佛自己在与他们交谈,我羡慕陈独秀的坦荡,钦佩李大钊的稳重,鲁迅的沉着冷静……这部剧不仅让我们切身体会那个年代那群人的热血激昂,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今天我们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来的是多么不容易,吾等应倍加珍惜!

《觉醒年代》,是思想的解放,是人民的解放!每一集,每一句话语都激动人心,热血沸腾,无一不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也让我明白了在革命探索真正的救国之路上是如此的艰辛,是如此的痛苦,看到了人民的穷困潦倒,看到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奋斗和牺牲,知道了最先进的理论是多么的难找,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无一不让我感动与心痛,反看当下,作为中国的未来,更应该比他们做的更加努力,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时代!

随着剧情的推进,看到后期更是沉浸其中。有陈独秀的“竹杖芒鞋轻胜马”,有陈延年、陈乔年的回头坦然一笑,有易群先的嘶声尖叫张口一咬,有些剧情十分有趣引人发笑,有些片段令我泪目,从前那些书本上那些的冰冰没有温度的名字,但当我看到延年乔年满面血污,难民们像牲畜一样苟活时,我明白了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为了他们流血得来的新中国的未来,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吾辈自当秉持火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在《中国人的命》的文章中这样表达:中国要到什么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当我看到《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先生在海河边的痛哭,正是看到了旧中国的老百姓已经不能像人一样活着,他要救这个苦难中的国家,救千千万万苦难中的老百姓,让中国站起来,让人命不再如同草芥。看到他与李大钊先生一起宣誓相约建党,要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终生时的一幕令人震撼!再想到去年疫情初期,我们国家首先确定的就是采取雷霆手段让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降下来,这不就是人命贵于一切的最好体现吗?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在11月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鼓舞人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以,观看此剧已不单单是一部电视剧,此剧所弘扬先驱之精神乃吾辈年轻人应终身学习之精神,此剧所宣扬先辈之事迹乃吾辈年轻人应终身铭记之伟业!

篇十一: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这些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从书本中了解他们,我们能够背诵他们的文章,说出他们的生平经历。但是,也许我们并不知道文字背后的真实。这种真实,是鲜活的,是生动的,甚至有时候是残酷的。但是我们不能回避这些真实,因为遗忘真实就是忘记我们来时的路,就会忘记历史是由一个个血肉之躯来书写的。当我看了《觉醒年代》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先辈们为了建设一个富强美丽的祖国而付出时间、心血,甚至生命的壮举是多么的伟大!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曾经是留学法国的天之骄子,后来为了建设一个独立的、富强的国家,牺牲在敌人的刀枪之下。牺牲的时候,一个26岁,一个29岁。正处于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什么比生命还重要?他们用死亡告诉世人,是坚定的爱国主义,是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是大胸怀,是大慈悲,是大爱!

经受了三次绞刑的李大钊先生也是如此选择,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人民!死后数年,他的夫人没有办法为他下葬。整整耗费了几年的时间,才凑够下葬的费用。将爱人下葬之后的数年,他的夫人就追随他而去。这难道不是闻者落泪,听者伤心?伤心之余,我却又深深地被他们的民族大义所震撼着。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先辈之死,何止泰山!

想到今日青年,唯有奋斗,振兴祖国才能不愧对先辈!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希望我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今天的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又面临着风云诡谲、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既有强大祖国作为前进的后盾,又有霸权国家紧咬不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依靠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民族复兴。我们要勤学善思,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把提升自我当做终身的追求;我们要知行合一,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练就过硬本领,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们要敢闯敢拼,不惧风雨,不畏艰难;我们要坚定信念、稳扎稳打,用双脚走稳前行的道路、用双手绘就成功的蓝图,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的奇迹!

篇十二: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恰逢建党100周年,在这个漫长而又充实的暑假里,我观看了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跟随着剧中的爱国人士们,跨越100多年岁月长河,穿梭到民国时期的中国。那是一个黑暗愚昧的时代,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国家处在危难关头,生死存亡之际,但也正是在那个时代,一群大师、先锋、学生挺身而出,如闪耀的群星点亮四万万人的内心。

这部电视剧以“南陈北李”的革命故事为主线,叙述了从1915年《新青年》的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过程,不同于历史书上所看到寥寥数句,当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忽然带着烟火气出现在眼前,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就拿我们教师最熟悉的蔡元培校长为例,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主张是我们考编时熟记的知识点,至于先生为何有此理念却是毫不了解,《觉醒年代》就将段历史向我们娓娓道来:在政局混乱,新旧文化水火不容,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自然落在北大这块宝地上,而蔡元培先生身先士卒,扛起中国现代教育这面大旗,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蔡元培校长求贤若渴,当得知陈独秀在京创办杂志《新青年》,便立即动身。在傲雪凌霜的北平,两位故交老友终得相见,为了说服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蔡校长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并也带来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主张。新文化的发展与旧文化是割不断的,只有鼓励支持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才能支撑出健康的新文化。这与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也是相通的,包容不同的观点,启发不同的思想,只有思想自由才能实现学术自由,才能培养创新精神,进而培养创造型人才。

全剧中最让我泪奔的就是陈独秀送俩儿子延年、乔年去法国读书的时两兄弟上路的场景,陈独秀带着一袋自己炒的南瓜籽,也正是延年喜欢炒糊的那种,他没有再说什么嘱咐的话,只是低头默默帮孩子们搬运行李,仿佛借着这样的行为诉说着内心的不舍,兄弟俩看着父亲的背影,从背后拥抱父亲,此去一别,应该就是沧海桑田。最后陈独秀站在原地,目送兄弟二人离去,几个回眸和穿插在乔年延年被捕的镜头让我的眼泪瞬间决堤。他们步伐坚定,唯有青春仍义无反顾。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有多少像两兄弟这样为了家国不懈奋斗的年轻人呢?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延年乔年的老家安徽省会合肥有一条路叫做“延年路”,路的尽头就是“繁华大道”。

当剧终落幕,百年后的我逐渐回转于现实,伴随着最后李大钊先生呐喊:“我坚信,100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我想说,这盛世如你所愿,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软弱可欺的中国,东方雄狮已经崛起。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教师,我定当不负前人和时代所托,在党和人们最需要的地方践行绽放。

篇十三: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在暑期的时间看了《觉醒年代》,回忆起高中时期的历史课,曾经的我死记硬背的那些人物评价、历史意义等。如今看到此电视剧却忽然清晰了,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现在也拍摄了很多关于党的影视作品让更多的学生包括成人能够全面了解历史故事,深刻感受到当时的情境。这是一个有情怀的剧组,创造了纷乱沸腾的年代,每一场戏的情绪都异常饱满。查阅了一些简短影评大概意思是:那些高声喊着终将胜利的时候,恰恰是旧中国最绝望、黑暗的时期。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前路、牺牲值不值得,但他们没有退缩。让我印象深刻的影评:他们最先醒来,然后最早死去。

如果说觉醒年代像是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点滴,那么革命者就更为戏剧,很多情节的处理更艺术。但是我们都没有亲历过,谁能说那些激烈的、寂静的、震撼的、沉重的不是历史?

与其说这部剧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不如说是一个描述弱火光如何在黑暗中燃烧起来并且一直燃烧的故事。

如果没有《新青年》的思想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就可能没有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我们现在如此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的横空出世,是划时代的大事件”,是你们用热情和鲜血铸就了这一切,你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为可敬之人,你们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歌唱。

在歌唱的同时,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更是新时代培育青年的教师,我们担负着双重使命,提升自己塑造未来。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才能培育好祖国的未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愈行愈畅。

《觉醒年代》让我明白“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1949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更要认真学习,成为国家的顶梁柱,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百年华诞之际,定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篇十四: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近期,观看了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故事线索,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100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中国前进道路的故事。剧情直击灵魂、催人奋进。

《觉醒年代》是一部具有极强教育教学价值的作品,不仅以历史史实、历史哲思发人深省、启人心智,同时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传授和引导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该剧传递了教育的意义,“我们中华的学校是教人明辨是非,激发向美向善的情感,和遵守道德的地方”,教育是启迪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重要路径。传达了教育的价值,教师要以身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传授了教育的方法,教育是鲜活的,而非符号,教育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源于校园,要鼓励学生参与,激起兴趣、丰富情感、激发潜能。传输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理念,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陈独秀、李大钊都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教师应当把自己当成“与学生一道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牢记职责使命,传承优秀革命教育理念,躬身教育、孜孜育人,做一名不负党和人民的合格老师。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充分认识到肩上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将自身发展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将新一代青年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二是锤炼能力素养,初心使命牢记于心,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师风,努力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师德修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勤于工作,争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奉献国家的引路人。三是保持仁爱之心。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正确看待学生知识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对正确的观念和取得的成绩进步及时鼓励,对错误的观念和学习中的不足及时疏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引路人。

篇十五: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诞生了一部精品电视剧《觉醒年代》,真实还原了从1915年至1921年共产党诞生时的那段历史。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所谓时势造英雄,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首的革命先驱们对腐朽的封建思想奋起反抗,创办了《新青年》,发起了文化大革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一条光明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们对那段历史及人物有了细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说到人物,在以前的零零碎碎的历史学习中,对陈独秀的形象了解非常片面和单薄,知道他是早期的共产党组织的创办者之一,后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如今对陈独秀的认知更加的全面和立体,他对推到历史的发展,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样功不可没,观剧时能深刻体会到陈独秀当时创办《新青年》时的艰辛,作为新文化运动发起者,给腐朽的中国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文化新思想,一直走在革命前列,指引人民向美好的未来前进,在这当中虽阻力重重,但始终信仰坚定,正是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批革命先辈不断探索,勇于奉献,才有了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说到那个时代的教育不得不提到时任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致力于改革封建思想,一生践行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主张的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理念,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的空间,改变了学子们的观念和德行,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五四运动,真是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开明进取,支持了学生行动,推动了文化的变革。作为当代的教育者,应秉承蔡先生的教育思想理念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努力。

除了上面提到的陈独秀、蔡元培,历史真实还原了那个时代很多革命先辈的很多艰辛而又伟大的事迹,我从中还体会李大钊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新生活的贡献,体会陈延年先生“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的气魄等等,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与不怕牺牲的精神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我们享受当下安定的生活时,应不忘先辈的英勇抗争,更应自立自强,奋勇前行,向革命先辈们致敬!

篇十六: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毋庸置疑,圈粉无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点燃了我们的追剧热情,日常在线催更。作为一枚爱好看剧的“资深粉丝”,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这部剧里,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毛泽东等等,不再只是书本中“精神导师”,而是有血有肉,性情卓著的革命先驱。比如剧中将李大钊倾囊接济穷人、鲁迅目睹老百姓买人血馒头、创作《狂人日记》,毛泽东创办新民学会等一个个故事演绎出来。通过观剧,再次重温那段历史,先驱们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我好像也读懂了他们的爱国情怀,更加钦佩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人生选择。

记忆里,对李大钊先生的记忆还停留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中——短发,戴着眼镜,留着两撇胡子。看完此剧后,才真正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先生刚回国的那一幕中,他目睹街边抱着孩子乞讨的妇人,只因为孩子父亲的那句“死也要站着死”,深受感动鼓舞,便当掉了所有家当,带孩子筹钱看病。

谁能想象,那个握着毛笔能几天几夜不休息的李大钊,回家和妻儿子女团聚后,下地拉犁也是一把好手。是妻子眼中的“憨坨”。

他会带领学生们去长辛店调研做工,与劳工打成一片。过年还邀请工人到家里包饺子,给这些底层穷苦人民带来力量。

他还带领青年学子在北大举办工人“扫盲”班,提高工人们的思想认识。不仅如此,他们还深入农村,去喊醒那些“认命”的农民。

当周恩来邀请李大钊到天津演讲时,女同学羞愧地表示“经费不足”,李大钊爽朗笑答:“好吧,我自带干粮。”一句话逗得同学们立刻放松了下来。多么可爱又平易近人的大钊先生啊。

还有一幕在雨中的情形,总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怀孕的妻子赵纫兰来北大校园给他送饭,两人很难得的坐在一起,边说着话边憧憬着未来生活。他说很少有时间陪伴妻子,可妻子却说:“你是干大事的,俺还准备要回到老家生下孩子,不会拖你的后腿。“”吃着吃着李大钊便哽咽了,他说等将来安定后会一笔一画地教她认字。

其实还有很多令人动容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全方位的,立体的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先生曾评价说:“‘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一百年的风雨征程,一百年的吾辈求索,多少热血青年奋勇而上,多少英雄烈士前赴后继,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努力学习新知识,更新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十七: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觉醒年代》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是一部讲述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其在播出后,引起了大批人民的爱国情怀,我在观看几集之后也感慨颇深。剧集还原了建党历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艺术地在线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历史卷轴。

陈独秀36岁创办新青年,他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李大钊27岁撰写《青春》,他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毛泽东27岁主编《湘江评论》,他说“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回首过去,无数仁人志士用成功经历启示着我们,只有在青年时期树起远大理想、立下青云之志,才能于时代浪潮里实现个人价值、改变祖国命运。

剧中既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奉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许多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创新,他们这新旧阵容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也在《觉醒时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任务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在这部剧中,我最喜欢陈独秀这个人物,因为他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国人无爱国之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亦殆。二者惧无,国必不国。”所以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镶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报效国家。我们应以学为本,在工作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培养自己报效国家,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勤学善思,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读书,应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掌握技能、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工作更不是用手做,是用脑做的,要创新,要善于思考,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练就过硬本领。

篇十八: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部耗时7年时间打造的红色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于2021年初和观众见面,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我也利用闲暇时间看完了这部良心好剧,感慨颇深。

这部剧,讲的是一百年前,在内忧外患之下,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传奇故事,涵盖内容丰富,蕴含大量史实,以别样视角让人真切感受了历史的重大事件与变革,激发当代青年的觉醒思想。

之前,上学的时候学历史学政治,了解过我党的不易,只是在认真看了这部电视剧后,我才对建党的个中缘由与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了更加真切深刻的认识。“无国何以谈家”,这是我看完这部剧后最大的感受,不论是陈独秀还是李大钊,原本学术上的造诣和社会威望已经足以使他们名利双收、一生无忧,可是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看到了全中国四万万人所经历的水深火热,这正是别人所看不到的;他们也敢于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这便是勇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踏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后坚定地选择革命。这样的胆识与魄力,真是世间少有。

电视剧里感人的画面还很多,经典的场面也数不胜数。只是最让我钦佩的莫过于蔡元培先生的豁达与包容,他是真的心系学生,心系国家未来。当时内忧外患、时局动荡,正是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时代,蔡元培以自己宽广的胸襟广纳贤士,不论是坚守旧思想的辜鸿铭、刘元培,还是坚持新思想的李大钊、胡适,都能在北大一展手脚,虽然文人之间多有争论,但始终惺惺相惜。

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鉴,而了解和弘扬历史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对于我们国家而言,了解客观真实的历史,以史为鉴,继续奋斗,深刻感受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是砥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我想《觉醒年代》不光述说着当时那一批革命先辈的最早觉醒,也想唤醒我们这一代人本应牢记的历史记忆,因为历史不应被尘封,英雄理应被铭记!如今的国人,也已经生活在更进步、更平等、更美好、更和平的新社会,先辈们的努力与付出没有白费,鲜血也没有白流!而作为新时代年轻教师的我们,也应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秉承先辈们的理想与信念,为新时代下的中国,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本文地址:https://www.bqzwb.com/czszw/zhongkao/1264533.html

  • 标签: 精选 观后感 心得体会 觉醒 作文课心得体会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8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8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笔趣作文班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11652号-6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